踏詩行
毛澤東筆下分外妖嬈的江山,此刻是背著行李的我去追尋先人足跡,一路踏詩旅行的起點。
第一站,是猶在夢中的江南。我渴望在寧靜幽深的小巷邂逅一位打折油紙傘,散發淡雅迷人的丁香味的少女;我渴望用腳步丈量溫潤的石板小路同夾縫中害羞得別過臉去的苔蘚打聲招呼;我期待看見入夜后萬家亮起紅蠟,聆聽馬兒頸上的銅鈴在寂靜中脆響……絲竹之聲悠長婉轉在轉彎時插入“日出江花紅勝火,春來江水綠如藍”的曼唱。曾經有多少詩人,在這片溫婉的土地上淺唱風花雪月的心曲,是這江南孕育了他們柔和溫暖的酣夢。
又走過幾重山水,紹興城南的一座私園映入眼簾。推門而入,叢生的雜草、破落的漆柱昭示著“庭樹不知人去盡”的物是人非。我低頭喃喃:紅酥手,黃滕酒,滿城春色宮墻柳……眼前隱約浮現出陸游與唐婉重逢在水榭中相對兩無言的情景。腎源正是因陸游的一篇遺恨千古的《釵頭鳳》,引得古往今來多少性情中人不顧山迢水遙,競相一睹。
我旅行在由無數或豪放或婉約,或高亢或低沉的詩歌鋪就的道路上,一路踏詩而行。我蕩舟西湖,賞湖光月色,聽菱歌泛夜,撲面都是唐宋的遺風古韻;我泊船楓橋,在疏疏的江楓和寥落的漁火中靜候寒山寺的鐘聲;我踏上秀甲天下的峨眉,看看曾經照亮詩仙寬大青衫的那半輪明月,如今是否依舊掛在枝頭;我穿越漫漫黃沙;在如柱的炊煙和長河盡頭渾圓的落日中,傾聽醉臥沙場的遠古將士們的鼾聲……
浩浩山水,凝眸皆是飄泊羈旅者的萍蹤浪跡。這些官場失勢、情場失意、商場失利的使人們,在憤世嫉俗之后,一腳踏進秀麗江山逍遙去也。
我追尋他們的腳跡,回想李白“天子呼來不入船,自言臣是酒中仙”的狂傲,頓然醒悟:中國這片山水,正迎合了他們孤寂脆弱的心,響應他們腦海中偉大絢麗的夢,為他們吟風弄月、指點江山、激揚文字提供了固若金湯的舞臺。于是有了因“杜少陵五言絕唱、范希文兩字關情、滕子京百廢俱興、呂純陽三過必醉”而聞名遐邇的岳陽樓。
一路踏詩旅行,我的靈魂越來越澄澈,我的心胸愈來愈廣闊,我想要融入這片山水、盡在濃厚的文墨中,繼續讓自己這顆心旅行在詩意的路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