書
書,是清晨初升的一輪太陽,照亮我們的胸膛;書,是清晨的露珠,洗凈我們的靈魂;書,是一位知識廣泛的好老師,帶我們領略人世的真諦;書,是一位知心好友,向我們訴說著世間的故事。我愛讀書,也愛讀好書。杜甫曾經說過:“讀書破萬卷,下筆如有神”。這句話時時刻刻激勵著我要好好讀書,好好學習。
書也是人性的凈化器,給人心靈蕩滌。讀書給我帶來了無限的樂趣,讓我走進知識的海洋。
人類發明書的首要目的是先記錄已發生的事,所以書第一是為歷史所服務的,可是并不是人人都是研究歷史做學問的,功能性減弱了,所以就要從娛樂性入手。
想要喜歡看書,就先看自己喜歡的感興趣的書,這方面認字的人都能做到就不必過多闡述。
然后就要慢慢地讓功能性和娛樂性達到平衡,一直看到你覺得你很喜歡認為讀這些書完全是為了玩。這是一個比較艱難的過程,要完成這個過程前提是你真的想愛上書,能夠肯定這點以后你就要知道自己究竟喜歡什么并明確它。如果是想學壞,這一個過程可以省略,不僅這個過程可以省略,全部過程都可以省略,只要能找到一本可以把你教壞的書就可以了。
下面一個過程,是標志你愛上書的過程。這時候你隨便拿本書都能找到樂趣,除非根本不知其所云。并且慢慢會產生想要自己寫的欲望,極力的拿給別人看,甚至認為自己已有了大家風范。世界上幾乎所有的作家都是這樣的,先看了別人的前輩的作品得到啟發才一點一點開始寫,終于成了別人的前輩。
我一直在努力,我也相信自己有這個能力,可以讓我寫的字擺在書店的柜臺上或者位居各大文學網站的排行榜上。
我是比較喜歡批判性的現代文學和解釋評說歷史的書,它們能令我開心不已。
現代文學也就是表現主義、現實主義、意識流、荒誕派之類,初讀起來會有一些不明所以的感覺,不過在看似的莫名其妙之后是非常非常深刻的,不論從內容上還是風格上,都表達了對世界的不滿和抨擊,對混亂世界的迷茫。這類作品看上去大部分都是有些搞笑的,但讀完之后再去回味就可以發現它們其實意味深長。現代派在20世紀初到中期在西方是非常發達的,涌現一大批天才,其中最著名的就是卡夫卡,被譽為表現主義大師。不過因為翻譯和文化的問題,我看著感覺不是怎么好,覺得娛樂性還是差了很多。至于說到說中文的作家,我還是非常喜歡的,如現在大紅大紫的韓寒,還有英年早逝的王小波,我覺得他們把中國的荒誕意識流還有表現主義的手法推到了一個全新的高度。而像余華、蘇童、郭敬明這些人,更注重詩意多一點。
至于歷史方面的書籍,我想還是應該把二十四史了解一下,不過由于資金還有我深惡古文等等問題,連封面我都還沒有摸過。但是通俗的歷史解說的書,我還是看了很多,比如柏楊的《中國人史綱》、《帝王之死》等等,李敖的《孫中山研究》《北京法源寺》等等,如今在百家講壇大放異彩的易中天更是喜歡。讀歷史有一個非常重要的問題就是要注意不能看戲說的,例如說你想從金庸小說里去了解宋史、清史那時根本不可能的,像現在的戲說的電視劇《鐵齒銅牙紀曉嵐》那完全就是顛倒黑白,紀曉嵐哪里敢和和紳斗啊。
最后就是有關讀書的一個實質性的問題了,那就是錢,也就是說你想讀書但是沒錢怎么辦,不要以為我會叫你去偷去騙去搶銀行,如果你認為為了一本書值得這樣去做并且有膽子去做的話,那么恭喜你已經功德圓滿,已經夠壞了,技巧可以在實際應用中慢慢提高。
正當的辦法總體可以分為兩種,一種是借,另一種是尋找免費的。借可以到圖書館借,也可以找同學朋友借。但是這樣有時就不能借到最新的或者自己需要的書,而且要非常注意要盡快還而且不能損壞,這會讓你喪失信用。至于找免費途徑就很多了,現在網絡盛行,網絡一大功能就是共享所謂共享就是與別人分享,你沒有沒關系,只利用別人的也叫做共享。我真想不通網上怎么會有那么多的好人,與現實中小氣鬼橫行完全不同,電影有下載,游戲有下載,自然也有人把書制作成電子書供大家下載了。電子書可以放在電子詞典里,手機里,mp4里,不但可以免費得到很多很多的書,還可以把許許多多的零散時間利用起來,我就是靠這樣讀到了很多生僻的書店里很難找到的書。
我是提倡不求甚解的閱讀,那樣可以得到最大的閱讀快感。
書中自有黃金屋,書中自有千鐘粟,書中自有顏如玉。每當拿起手中的書本閱讀就是在跟一個偉大的學者交朋友。那么請你珍惜這位朋友。書就是我的良師益友。朋友們就讓一縷書香伴你我同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