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亮村—勇氣和美景交融的絕版
山西旅游途中一位攝影達人向我推薦,一定要看看郭亮村。為什么?如此陌生的地方卻有巨大的吸引力呢?帶著不解的疑惑,和三位上海人一起包車前往郭亮村,去揭開它神秘的面紗。破譯心中的疑團。
小車在微涼的晨霧中前往太行山,放眼望去群山起伏,陡峭的崖壁上鑲嵌著綠林,似乎在涂抹著山體的單調色彩。小車放慢車速盤旋迂回在山體中前行,我們隨著一個個彎道身體左右晃動搖擺起來,一路顛簸總算抵達景區。
下車后映入眼簾的是矗立著三塊巨石,分別刻著萬仙山景區、國家級aaaa旅游區、一本厚重的石刻書便是介紹。它沒有以往景區那種別致跳腳的門樓,那粗獷中的大氣頓時給人一種力量,似乎在向你敘述著它的曾經,也似乎在演繹著一種精神。
郭亮村坐落在蜿蜒的太行山脈深處,在與世隔絕的1700米的萬仙山山崖上。險峻的地勢令人望而生畏,不寒而栗。東漢時農民郭亮率饑民揭竿起義,便得名‘郭亮’。村莊與石相伴,以石屋、石倉、石桌、石凳、石磨、石碾甚至石碗石筷等而聞名,可謂是不折不扣的石頭村屯。有人好奇地問為什么都用石頭呢?他們簡單明了地回答說;石頭又不要錢為什么不用呢?也許是與石頭相伴造就了村民們具有石頭般堅毅剛強的性格。
萬仙山郭亮村這里千刃壁立、萬峰競秀、地勢險要景色優美。據說這里是萬仙匯聚的地方。我們來到海拔1100多米絕壁上的天池。這是1975年堅毅頑強得郭亮人,通過曲折陡峭的天梯從山下抬沙子、背水泥筑壩修成水庫,坎高39米蓄水量19萬立方米,使其成為郭亮一景,被譽為天池。
天池綠樹繁茂隱現在綠色中的紅石靚麗而神秘。碧水中漂著浮萍,扎根在水中的樹邊簇擁著苗條修長身材的嫩綠色的野草,在微風中搖弋起舞,為怡靜的畫面增添了幾分靈動……它們競相將各自的身影輝映在碧水中,軸對稱的影像,交匯成一幅天然的畫卷。秀美的畫面在微風中晃動,這江南的靈秀也許曾經隨著仙女飄逸的長裙來到了這里。天池邊矗立著紅色的云層般疊加的巨石,石頂和石縫中頑強地生長著綠色的生命,它們似乎是對懸崖的陪伴和贊許。這些紅色挺拔的巨石宛如強悍的衛士,相伴護衛著柔弱的秀美,呈現一派剛柔相濟的景色。彎彎的石拱橋,蜿蜒的石階拉近了它與我們之間的距離,也將我們自然地融入了這幅畫卷。
天池旁的紅色崖壁上有一條絕壁長廊,這是上世紀70年代郭亮村13名壯士打禿鋼釬12噸,打壞鐵錘4000多把,歷時五年,在這刀劈斧剁般的崖壁上一鑿一錘打出的高4米寬6米全長1250米橫穿在110米高懸崖絕壁上的人工隧道。郭亮洞與其它隧道不同的是這里開鑿了許多大小不一的窗口,因為當時那里原始沒有電,一千多米的洞就是靠著崖壁上的窗口采光。獨特的創意使一個個窗口在崖壁的外觀上形成了一道靚麗而奇特的風景。
進入這條絕壁長廊郭亮洞,洞體呈現著錘鑿的痕跡。時光仿佛在這里戛然止步,在彌漫著煙塵的空氣中,奏響著震耳欲聾的錘聲,光著體魄的漢子,在汗水中揮錘的場面呈現眼前,這是一種不可思議的艱辛,它演繹著現代版的愚公移山,它令人感嘆震驚,這里當之無愧地成為世界第九大奇跡……站在洞里心中無法平靜,這些原始的痕跡似乎在敲打著你的神經,你似乎被一種精神和勇氣包裹,這種震撼給人勇氣和力量。
郭亮村以它獨特的美景和絕壁長廊,吸引著大批中外游客和無數攝影愛好者,人們在這里飽覽美景,更多的是感受一種精神,這就是太行之魂。我想這小小的郭亮村同樣演繹著一個國家和民族的精神,這是中國人的驕傲。我明白了小小的郭亮村確實是值得一游的地方,因為它是美景和勇氣交融的絕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