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從腳下出發
給我一片天空,那將會開遍鮮花綠草,因為我要一顆一顆種植。
——題記
春風巧妙地穿過了所有人和物的氣息,避開窗,躲過簾,終于艱難的抵達我身邊。遠處的天空住著一朵一朵、一團一團、一片一片的云朵,不得不使我聯想起“藍藍的天空白云飄,白云下面馬兒跑”的草原風光。
就在我快要深陷其中時,媽媽的呼喚,讓我一下從草原回到了書桌。
本以為六年級無作業的暑假可以美美的睡上一世紀,可沒想到身為老師的媽媽,像是患上了職業病,竟精心制作了一張密密麻麻卻又整齊有序的課程表,但是,這里的每個筆畫,都藏滿了我的不甘。剛拿到書時,我驚呆了,數量上屈指可數的名著,質量上竟是那么的深厚沉重,我真心想說:“媽媽,女兒做不到!”
剛開始的幾個星期,我總是在看書的時候邊看電視,一天最多也就能看完兩三頁,而且是處于邊看邊忘的狀態。這么渾渾噩噩幾天后,媽媽有點看不下去了,便開啟了幽靈模式的督促,無論我身處何地似乎總能聽見“魔鬼的呼喚”。
經過十幾天的“抗魔大戰”后,我好像被洗腦了,每當我想看電視或出門找朋友玩時,看書的欲望竟將這些想法擊打得支離破碎,也不知道是什么時候開始的,每天我都會看上四五頁的書才會安心的去做其他事情。
大概四五個星期吧?之前那“魔鬼的呼喚”竟然變成了溫暖的問候。不過,溫暖的問候好像逐漸在消失,我看過的書好像逐漸變厚了。
在整整兩個月中,我印象最深刻的,不再是海綿寶寶做了什么而是那書頁翻動的聲響,清脆、明亮。手動的頻率是從一下,兩下,增加到七、八、九、十……這整個過程串聯起來,便成了最動聽的樂章。
在暑假結束的前幾天,媽媽拿著滿是紅勾勾的課程表,意味深長的說道:“孩子,通過這兩個月的鍛煉,我想你應該明白媽媽的用意。遙遠的天邊,高大的理想,一切的實現,它都有個過程。就像你讀書一樣從一頁兩頁到八九十頁,都是你一點一點積累下來的。要知道,通向成功的道路正在鋪設,要先建好你要走的路,如果狂奔過去,泥濘沼澤會將你淪陷。記住,孩子,你要從腳下出發!”
我要從腳下出發,就像那草原上的云一樣,要先從一朵一朵、一團一團,再到一片一片,這樣,它才足夠強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