眉兒彎彎
眉兒彎彎,這四個字組合起來真是旖旎又多情。那眉兒,描著就嫵媚了,眉兒媚,幾多嬌,惹人憐。彎彎,讀著那份靈動就渲染開了。若是晨起懶畫眉,只要那眉兒恰到好處的一彎,比任何精致的妝容都耐看。眉兒彎彎,是怎樣的妥帖而歡愉喲!
若要眉兒彎彎,無需特意去尋覓那份小歡喜,因為歡喜無處不在,比如晨起時讀到了一個句子:“芭蕉過雨綠生涼”,這樣的句子一讀就入耳入心了,就心生蕩漾了。特別是在這炎熱的夏季,花也寂寂,人也寂寂。唯有那過雨之后的綠,生出的幾分涼,能夠直抵心間,讓人覺得清且明,心緒也不禁婉轉清揚了。
想象看,若是恰逢了一場雨,趴著窗,聽雨打芭蕉,聞草木和泥土的氣息,翻一翻喜愛的小字。雨聲清越纏綿,似從故人的城市而來,抬頭出去迎,洗過芭蕉的雨落在眉間,無限惦念,猶如故人觸面。抬手輕輕一撫,綠色染面,涼眉目,溫心情。如此景致與念想,怎不能換得你一雙眉兒彎彎?
或者是遇到了一個明凈的人兒,明凈,明朗和潔凈的意思。若形容一個人的容貌用了明凈,只二字,無需贅述就將一個人的氣質鋪陳開來,那一定是個清朗的人,眉目疏朗,與人相處隨和,不爭、不奪,山水寫意般青秀自然。這樣的人呀,若時常親近,怕是能夠養眉目,使其溫軟,朗潤。
令人眉兒彎彎的事,一定是旖旎而又細小的美好。比如清晨早已等待多時,只要你睜眼推窗,它便親吻你的細碎陽光;比如夜深人靜依然伴你閱讀的閑窗;比如得閑一粥一飯細火慢熬,熬出世間百味……
若得慢時光,方能體味。
三四天小長假的時候,若是回家便太匆促,且節假日到處車水馬龍,不喜出門,便只避開喧囂,去充滿生活煙火味的菜市場,挑選一些喜愛的蔬菜回來做飯,慢熬時光。閑時喜歡親近這些蔬菜,它們離我的童年很近,與媽媽身上的氣息很相似,有家的味道。
最喜辣椒,早些年,青綠可愛的辣椒是三代人栽種得來,是外婆撒下籽長成小秧苗,然后媽媽一棵一棵移栽在自家田園,我每天晚間澆水,日盼夜盼盼來第一批青綠的小燈籠,必定是配著鮮黃的雞蛋在媽媽的巧手下翻、炒、煎而成的家常小菜,卻是一家人都喜歡的味道,再湊三兩小菜,圍坐一起,媽媽看著我和哥哥搶食,盛一半,剩一半,總是眉兒彎彎,笑意恬淡、歡喜。
眉兒彎彎,是真心的歡喜呀,不嬌柔,不張揚,或許你看不出她哪里在笑,可是整個人就透出一種隨喜的姿態來,似乎空氣里都是快樂的因子,讓人看了,也不禁快樂起來,只那么靜靜地看著,莫不是迎合了那句“心有天籟,眉便清,目便靜”嗎?
那個洗手做羹湯,守著幾畝田地過了大半生的女子,雖已不是照片里年少時清麗端莊的嫣然模樣,但在低眉的生活里,依然不忘眉兒彎彎,恰恰好地彎出生活的歡喜意來。
飯后,懶畫眉的下午,一個人,好書閑放,好茶閑置。五分懶,三分頹,兩分呆,一分自在。發呆時忽想起了一個舊人,眉間有清淺的笑意蕩漾開來。若是碰見了這樣的我,一定嚷著“你這樣不行,得出去走走”,邊說邊拽著我出去,她是個明凈的女子,總是用最美好的愿畫眉,畫出淺笑的模樣。
她叫彎彎,不知是否是她父母在取名時希望她一生眉兒彎彎。
隔壁飄來歌聲,歌聲純粹而纏綿,“橋面像結霜鞋底冰涼,踏過青石板。擦肩的姑娘眉眼彎彎,笑得多恬淡。我背著行囊坐上渡船,扶舷回頭看。村落輪廓里炊煙漸次,升起又飄散……”
不禁想,若是我現在出去,踏過旁邊長滿苔蘚的青石板,是否能遇見一個眉兒彎彎的女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