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點的情懷
凌晨四點,我有一段二十多分鐘的晨跑,從鄉村跑到城鎮的距離。
四點,村里的狗早已出來溜達,沒有白天的嘈雜,只聞得犬的叫喚和遠遠車的聲音。這是絕佳的時刻可不是?放下放不下的,周遭的黑暗也不是壞事,暫時忘卻你所依賴的雙眼,用耳朵捕捉你所自認熟悉和不熟悉的事物,只要用心,你會發現一個世界,視覺之外的世界。
這時,我們需要一種情懷,我稱它為“四點的情懷”。
首先,它是安靜的。這需要屏蔽諸多感官,只留一感,這往往需要高度的集中。不需要過多的思考,也就是專注。一心二用,雜念和顧慮鮮少不會有,相信扮過盲人的朋友有所體會。當我們扮什么,就要潛意識中相信自己是什么,放大自己的感官,捕捉和記錄下一閃而過的信息。
黑暗有助于你放大感官,甚至一冷一熱,一靜一動間的細微變化,了然于心。我花十分鐘的時間聆聽自然的聲音,是樂趣亦是一種修行。時間久了,會有些有趣的變化,譬如聽多了狗吠,你會覺得它們和人一樣說的是人話,自然而不違和。
有人問我,一個人在夜里不害怕嗎?恰恰相反,它帶給我的是心的安寧。恐懼存在于對未知的猜忌,當你鼓起勇氣去了解它,一旦知道真相,你哭笑不得,不由感嘆:噢,竟是如此!
世間的美好,不是你發現不了,而是你就差那安靜的十分鐘。
其次,便是運動和思考。我喜歡一邊慢跑一邊思考。跑步是為了健康,思考是為了人生。
反省昨日的過錯,發現今日的進步。一日三省吾身,知不足而后進。改正的過程好比雕鏤,從粗拙到精細,能做到哪一步,不是令人期待嗎?我常說看淡人生,活的瀟灑,不過就是學會去享受,在困苦中享受,在離別傷痛時享受。萬般滋味,總要嘗一遍。
除了反省,我們還要想想遺忘的事物。這就不僅是昨日,而是人生。親情,友情,愛情……沒有誰能保證自己做的完美,錯了唯有盡力去彌補,莫待光陰荏苒,才幡然醒悟。昨日我忽然記起了父母的白發,心中刺痛,回到家不由發了短信給爸爸,我說:早安,爸媽。
以后每一天都要這么做,我希望父母苦澀的心里能留下這么一點感動。
最后,即是對社會的一種關注。
你知道小鎮什么時候醒來嗎?不是燈火,不是早餐店的蒸汽,而是天未明,一群從身邊呼嘯而過的電頻車。你知道生活的現實嗎?橋下有婦坐一小板凳,舉著修理的木牌幾個小時卻無人問津。你知道大媽們的樂趣嗎?至少我嚇一跳,廣場舞竟已普及到如此地步,大清早就一個個排好隊來。
四點,我最愛此時的空氣。
四點的情懷,說到底還是對己,對他人;對自然,對社會的思考與發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