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悲定性
推及世間永恒的執念,關于愛、仁愛。——孟子
大江過罷掉頭東,邃密群科濟世窮。
面壁十年圖破壁,難酬滔海亦英雄。
世人對周恩來有至高無上的推崇,甚至將其神化,稱其為天上文曲星轉世。我探求其根本,摒棄他杰出的政治敏察能力不談。我想更在于他有一顆惻隱之心,一顆羞惡之心,一顆是非之心,一顆辭讓之心。我最終將其歸結于兩個字“仁愛”。
從只是懵懂的孩童開始,我就拒絕吃所有飛禽走獸。不知是天生對生靈的悲憫還是是在看到一位老人將一只兔子四肢懸掛,剝其皮毛后的嚎啕大哭,讓自己有所頓悟。多年以后。當經過詩書熏陶的我,走在茫茫六合,才知道宇宙自然有其既定的規律。而在地球,人類自認為其是萬物的主宰。于是,自己的意念強行的推加于其他生靈之上。
我迷惘了,我不安了。
我不知道,真是以人為中心的宇宙為什么人為的臆造出一段錯誤的旁白,它迫使人們去批注卻又限制了時間與方式。我不知道,為什么我們習慣了生殺予奪,凌駕一切之上。古代被奉為君子之道的惻隱,慈悲已經被一類含有某種特制的人驅逐,甚至是永久的背棄。
我不是很愛慕古仁人的一些枯燥而又繁瑣的篇章。然而,我卻十分焦灼的渴盼接觸那些教化人心的至善箴言。我常常在某個黃昏的下午獨自一人坐在操場上推想宇宙,生命,輪回的真實意義;我也時常漫無目的的走在熙熙攘攘的大街上,向茫茫人海中投去尋找的目光。我是如此的迫切的渴望只在不經意間觸摸到一雙純情的眼睛。好讓我在尋找人生至理的路上不再如此的孤單。
呵!生,老,病,死,愛離別,求不得,放不下,怨長久。果真是至善的箴言。恐怕也是眾生苦苦尋不得的吧。
畏懼,退避。
最終只成了幾百年前倉央嘉措一生無奈的嘆息。
我說,我是一位君子。
然后,周遭盡是一片嗤笑。
因為,在他們的認知觀中,我不過只是一位女子。
我愛慕古代那些有著德行的仁人志士。不僅僅是因為他們不會背棄人類崇高的價值道義,更因為他們幾乎完美的兼有了一切優秀的品質。也許在那個朝代,這些只是被稱為人的最基本素養,要不然他們怎么會如此廣泛而真實的存在?
忽然間有一種命中注定的錯覺。
是因為我至親的人在二十年前開車時為了避開那兩位在路上嬉戲的孩童而撞向樹上的留給了我一生的遺憾么?讓我今天可以帶著同樣的下意識去追尋那些讓很多人無法理解的價值觀么?倘若當初他在一念之間沒有選擇退避,躲讓,駛向了那倆孩童,破碎了兩個家庭。我即使面對他,我還會把他當作英雄一樣敬奉在心中么?
是啊,讓最少的人悲痛流淚也許也是一種幸福。只是,不再關于我。
于是,我們便會一再的淪落在人性的邊緣。
呵,仁愛兩個字好簡單卻讓我不敢再背負。很多時候,我真的好像對自己說累了就好好的休息一下,不要強迫自己,過一種世人眼中幸福的生活吧。就像,很小很小的時候,趴在另一個與我生命緊緊相連的男子肩上,稚嫩的說你的臉是雪梨,我的臉是蘋果。就像剛到那個陌生的環境一樣,卻死死拽住他的手說,我要吃白白的,軟軟的棉花糖。
然后,就像童話一樣,故事永遠都沒有開始。因為這樣就不會有結局。而我,也可以不再醒來。
可是,面對那些人間的悲苦,一種似曾相識的感覺一次又一次的觸動我。我不愿意看到所有的憾事一再延續,直至生離死別。我也害怕看到那些無助的眼神流著悲憫的淚水,衣食難安。
雖然,終究我拼盡全力也無法有一些本質的改變。但是,至少我愛著他們。
世間有多少燈紅酒綠的酒吧,士女雜沓的舞場,窮奢極欲的豪紳巨賈,紙醉金迷的文章巨子。然而他們又有多少人看到發臭的乞丐,流浪的棄兒,跛腳的老人在生死邊緣痛苦的煎熬,無奈嘆息,絕望的哭泣。
是的,從政治角度看,這是國家的職責,然而從人性的道義上看這是每一個稱而為人所應盡的義務。然而,在今天這個社會來看,有這種徹悟的人,真的是寥若星辰了。
幾年前,在初中時就聽說一則新聞——關于乞丐的潛規則。也許是震撼了所有人,同時也激起了絕大多數人的怒火。于是走在街道,車站…對那些乞求的人人們習慣了一臉冷漠,甚至是粗蠻的鄙夷。
我不知道,是不是個體就否定了群體,一次就代表了永生,偶然就意味著絕對。我無法去識別也不愿去識別。我能做的只有為坐在路邊墻角的流浪人從大排檔買上一碗熱乎乎的面為他送去。
我希望,無論是今生還是來世都不要讓任何意想不到的劫與難打破我對“仁愛”的平衡點。
iloveyou.萬事萬物。
雖然你們未必會等同的愛著我。但是,我真的希望終究會有更多的人參與其中。越來越多,網羅天下。仁愛。果真愛天下值得你我愛的一切。
這樣,離一個昌明盛世也就為時不遠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