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取一簾雨花,入眉彎
問取窗前雨花一朵朵,待到菊黃秋草香,入我眉彎,可好?
初秋的雨,總是帶著些許涼意,些許溫潤,看著親近,實則是有些疏離的。沒有了夏時的濃烈和急躁,沒有了秋末的冷冽和孤傲,有的,只是一彎淡淡的眉角,一雙涼涼的水眸,溫婉卻又涼薄。
如果用一種顏色來描繪,我想會是青色,介于綠和藍之間,綠是繁盛的,充滿希望的,讓人容易親近;藍,是幽深而淡遠的,讓人感覺到博大;而青,是有些縹緲和神秘的,總是讓人感覺到一層無形的距離,它總是能輕易俘獲人心,人卻怎么也抓不住它。
雨,還在纏綿,獨自的纏綿,深情如許,全化作漫天玉花,一拋長袖,款擺腰肢,一個回眸,黯然起舞。雨和玉,不知前世曾有過怎樣的糾纏,所以今生,它們的身上還殘存著彼此的氣息。一樣的冰涼,一樣的疏離,一樣的觸人情懷。
聽雨,可以臨窗而坐,一杯裊裊的香茗,一本翻開著的有些陳舊的書,如此,即可。城市里聽雨,少了很多意趣,只得靜靜心神而已。最難忘的,莫過于求學時學校里那棟圓形的音樂樓,不知樓頂是用什么材料處理的,只是雨聲總是會被數倍放大。
于是,下雨天坐在樓房頂層聽雨,便是一件樂事。若逢大雨,頓覺雨勢浩蕩如千軍萬馬奔騰而至,讓人心情激蕩不已;小雨時,“沙沙”聲不覺于耳,再配以其他樓層傳來的鋼琴曲,很有高山流水或竹林聽雨的妙趣。
少時曾聽得一首歌,《雨打芭蕉》,因為身在北地,很難有機會去親耳聆聽一番,于是倍覺遺憾。又因為癡愛古詩詞,所以這雨打梧桐,也是聽不得了,太凄清。聽點什么好呢?就聽聽古曲吧,乘著這雨霧,去追尋一些古意。
這樣的時光,適合獨自,適合聽一些空靈婉轉或帶著淡淡的憂傷的曲子,憂傷或快樂,都是一個人的。這樣的天氣,適合讀宋詞,那些柔若飛花的情懷,那些水墨浸染的時光,細細碎碎,穿過光陰,一步步走來,我,就在這里,等你來。
伸手接來一朵雨花,便接住了一抔愁緒,蕭蕭雨落,裹住了一個清涼世界,循著那蜿蜒小路,是誰在輕唱那首《菊花臺》,“雨輕輕彈,朱紅色的窗,我一生在紙上被風吹亂……”繞過那小園香徑,是誰徘徊不前,愁眉輕鎖?
“自在飛花輕似夢,無邊絲雨細如愁。”想那青石階上,臨風而立的女子,黑發如瀑,發絲與裙角輕舞飛揚,她在凝神遠望,可是在等待一位日夜牽掛的心上人?“瞻彼日月。悠悠我思。道之云遠,易云能來?”滿載著愁思的水眸漾起一圈清澈的漣漪。那絲絲縷縷的細雨,可是漫天的相思?
雨停了,天邊的云依舊淺淺的,灰灰的,波瀾不驚,只是靜靜地,向著自己的方向緩緩而去。雨后的樹木和花草,都換上了一副清冷純凈的面貌,只是洗凈了身,心還蕪雜一片嗎?伸出手,一股涼意襲來,那朵朵玉做的花,如今都去向了哪里?
坐在這初秋的光影里,心底的繁花何時已飛去了枝頭,遠遠的看著,待到明年春草綠如茵,還會燦爛成一片花的海吧。就允我,悄悄地傷感一回,在這涼涼的雨天,綰起一簾青色的思念,揮筆寫下一行淺淺的文字,寄給那青石巷里穿著青衣的女子,待你長發及腰,你的眉彎,是否會插上一朵最亮麗的雨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