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季花
小區門前的幾株月季花開了。一朵一朵,鮮紅鮮紅,絕世驚艷。從小區出來的人都說漂亮,從外面進來的人都說好看。
記得這里最初曾是一堆垃圾,是建筑工程剩下的廢料。碎磚、石子、沙子、水泥,鋼筋的斷頭和廢棄的塑料。建筑隊走后,只找了一個鄉鎮原打包廠下崗的廠長臨時看門。吃喝玩樂,不少收費,引起了業主的不滿。不久,一位出身于書香門第、愛寫愛畫、年近七旬的老人擔負起守門的任務。老人愛干凈,是他用三輪車清理了垃圾,用碎磚砌成了道牙,整理了花壇并種上了幾株月季。
起初,沒有誰在意。隨著天氣的炎熱,午休過后或晚飯之前,人們總喜歡到大門口納涼、聊天,我自然也是如此。
花花世界,不瞞您說,我真是所知甚少。出于職業的的認知,我喜歡“出污泥而不染,濯清漣而不妖”的蓮花,也喜歡“寧可枝頭抱香死,不隨落葉舞西風”的菊花;我曾鐘情于“疏影橫斜水清淺,暗香浮動月黃昏”的梅花,當然,我也和眾人一樣,欣賞“唯有牡丹真國色,花開時節動京城”的場面。我不是那種“取次花叢懶回顧”的達觀之人,也沒有“春風得意馬蹄疾,一日閱盡長安花”的雄心與情懷。“人面不知何處去,桃花依舊笑春風”令我悵然,“小樓一夜聽春雨,深巷明朝賣杏花”讓我憧憬。世俗之人也有自己的理想和快樂。
這月季花,弄不清它是論月還是論季,卻總見它開開落落,無斷有續,將美艷演繹成長久的絢麗。人們常說“花無百日紅,人無再少年”,好像大美都不長久,絕艷只存于絕域。記得蘇東坡有一首《海棠》詩:東風裊裊泛崇光,香霧空蒙月轉廊。只恐夜深花睡去,故燒高燭照紅妝。為了能一覽海棠花的美艷,竟然到了深夜不睡、點燃高燭獵奇的的境界。是的,美麗出于剎那。彩虹當空,必在風雨之后;“曇花一現”也須深夜凌晨。為了追求美人們從來都不吝惜力氣、頭腦乃至生命。或許是長久易見,或許是見多情亂,長久的便不覺珍惜,見多了便隨意放棄。其實道理總是兩面,再長久也有失去,再多也會變少。月季花開,如約的美麗,讓我們首先懂得什么才叫真正的生活——永久美麗。
出于對月季衷心的熱愛,我有了進一步認知的欲望。上網百科,月季乃薔薇類植物,常綠或半常綠低矮灌木,莖有刺,奇數羽狀復葉,四季花開,人稱“月月紅”或“花中皇后”。花大形,有香氣,廣泛用于園藝栽培和切花。它適應性強,耐寒耐旱。它和玫瑰薔薇被稱為“三杰”。它花色品種多樣,具有食用、藥用、觀賞、綠化、環保等價值。以“優雅,純潔,高貴,美麗”的象征為世人所喜愛,被評為“中國十大名花”。
我們常說,名花有主。開個玩笑,眼前這花色誘人、美麗無比的幾株月季還真應該屬于那勤勞善良、和藹可親的老者。愛人從愛花開始。在欣賞這漂亮好看的月季花時,在享受勞動給我們帶來的快樂時,最起碼應該知道美從何來,樂從何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