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尸走肉
最近,我觀看了一部名叫《行尸走肉》的電視劇。這對我深有感觸。
或許有人會問,僵尸這種可怕的生物能給人什么有意義的哲理呢?我想說你錯了,《行尸走肉》告訴我的有很多。
首先,我想說,《行尸走肉》中的幸存者可比僵尸更無情。或許你會不相信,但這是事實。你想象一下,你生活在一個滿是僵尸的世界,如果被它們咬一口就會變成它們的同類。那你就不得不拿起武器,同它們作戰了——那些幸存者也是這么干的。一開始,他們還會害怕,還會恐懼,于是他們還只是四處逃竄,但漸漸的,他們發現逃跑不是上策,不管跑到那里,僵尸都會追來。于是他們開始用槍打爆僵尸的頭。那血肉橫飛的場面,一開始還會讓他們做噩夢,但時間一長,他們就習慣于這樣的生活——遇到僵尸就打爆他們的頭,縱使血肉橫飛,他們也不懼怕了。這樣以來問題就來了——到底誰才是真正的冷血生物?
好比杰克,大危機爆發前,他是個安分守己的好公民。一開始,當他不得不殺死一個無腿僵尸時,他還說了聲“對不起。”可是后來,他刺死了曾經的搭檔兼高中時最好的朋友。他已經適應那種冷血的生活了。這就啟發我們:我們不能讓社會變成我們理想的樣子,我們只能去適應它,而不是改變它。所以,如果遇到什么不公平的事,慢慢的適應就好了。
當然,我們現在不用應對什么大災難,但《行尸走肉》中的生存方式對于我們還是有點用處的。比如以下幾條。
加強鍛煉:《行尸走肉》中一條血的教訓就是:神情恍惚,萎靡不振,身體虛弱的人很快就會變成僵尸的盤中餐。這就要求我們在平時要多加強體育鍛煉,使自己更加強壯,有能力去應對生活中的種種“災難”。
團隊合作:《行尸走肉》中的幸存者大都瞧不上對方,但這不妨礙他們并肩作戰。因為他們知道,團隊強于個人,落單的那個肯定活不了。這就啟發我們在生活中要學會與他人合作,團隊的力量總是比個人要強大。
預備方案:《行尸走肉》中很多幸存者都在尋找理想的避難所,但當到達所謂的避難所,他們才發現那里的僵尸更多。事情往往都不會向你理想的那樣發展,所以做好緊急的預備方案還是大有好處的。
這些便是《行尸走肉》告訴我的。希望對你們有所幫助。但我還是要嘮叨一句:“血腥暴力,少兒不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