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雷鋒的故事》讀后感
雷鋒,這個名字家喻戶曉,我們小區的橫幅天天掛著“學雷鋒,做好事”的字樣。但是我卻不知道雷鋒叔叔的具體事跡。今年暑假,我讀了一本好書,名叫《雷鋒的故事》。
雷鋒在短短的的22年人生成長歷程中,并未做過驚天動地的大事。這些平凡的小事中,充分展現出了他“毫不利己,專門利人”和“永不生銹的螺絲釘”精神。雷鋒每一步平凡的足跡都震撼著我們每個人,他的形象會在我們的心靈深處永駐,激勵著我們一代代人茁壯成長,成為我們前進道路上的指路明燈。
1940年,雷鋒出生在湖南的一個貧苦農民的家庭。雷鋒的童年是悲劇的,家里人都死得非常慘。后來,共產黨打下了天下,雷鋒上了小學,成為了第一批少先隊員;成為了他們農場第一拖拉機手;成為了鞍鋼的推土機手;直到他成為了一名光榮的解放軍。但雷鋒無論走到哪里,就把好事做到哪里:他在火車上給老大娘讓座,幫助服務員打掃衛生;他幫一位丟票的農村大嫂買票而且不留姓名;他幫一位白發蒼蒼的老人找兒子……
他還注重國家利益,1960年的夏天,大雨日夜不停,越來越大的洪水淹沒了莊稼。雷鋒看著這沒完沒了的雨水,著急的很。8月3日,運輸連準備參加抗洪搶險。當時雷鋒正在拉肚子,連長讓他在家里執勤,好好休息。可是雷鋒卻不想在家里待著,他要求去參加抗洪搶險戰斗,指導員對他說:“我們考慮考慮。”連長經過再三考慮,終于讓雷鋒去參加了抗洪戰斗。雷鋒雖然身體不好,但是在這緊急的情況,他忘記了病痛,和戰友們一起,頂著暴風雨,挖著泥,后來廣播員通知雷鋒去宣傳宣傳他們連的好人好事,雷鋒的聲音出現在廣播里,他的聲音在狂風暴雨中回蕩,激勵著奮戰中的抗洪大軍。
雷鋒是社會主義初期涌現出來的平凡而偉大的人物,他的精神和事跡影響了一代又一代中國人。他有崇高的理想,熱愛黨,熱愛祖國,將自己的一生獻給祖國,獻給人民。作為一個普通士兵,雷鋒用他短暫的23個春秋鑄就生命的輝煌,對人生的意義作出新的闡釋。
我決心從今以后做一個勤儉樸素,熱愛勞動,熱愛集體和關心他人的好學生。學習雷鋒叔叔釘子般精神,刻苦學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