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悲傷逆流成河》讀后感
干凈的少年,孤獨的女孩,沉默的等在放學她放學后,震動不已卻無人接聽的手機,匕首般的語言,薄如紙的世事人情,以及躺在...
干凈的少年,孤獨的女孩,沉默的等在放學她放學后,震動不已卻無人接聽的手機,匕首般的語言,薄如紙的世事人情,以及躺在血泊中目光失焦的她……
這部小說不知是寫幾個人的故事,也許是寫那個可憐女孩易遙,還是寫那個曾經肯為易遙做一切的齊銘,也許是渴望得到一切的唐小米,還是寫那些含辛茹苦的父母,或許還是寫那對十分要好的兄妹。
對于不同的人我有不同的觀念,對于易遙,我十分同情這個可憐女孩,她就應該和齊銘在一起,而且也不需要在乎其他人的話,畢竟齊銘相信她。對于齊銘,我認為你錯了,你錯的大錯特錯,你不該和顧森湘在一起,易遙那么愛你,真不知道你怎么想的,還有你最后為什么不聽易遙的解釋,雖不清楚到底是怎么回事,但我想你應該相信她,不僅傷了你的心,還害死了兩個那么愛你的女孩,易遙和顧森湘。對于唐小米,我認為你很壞,易遙沒做過對不起你的事,可你卻時常刁難她,侮辱她。對于父母,我沒什么可說了,只是林華鳳刀子嘴豆腐心,可惜的是在她死后,易遙才發現她的溫柔。對于顧森湘和顧森西,你們就不應出現,是你們破壞了齊銘易遙,不過沒有你們,又怎么會有悲傷逆流成河呢
悲傷的思緒化作洶涌的河水,它并不是自西向東流,而是以你的心為目的地,它會流經你的整個身體,你會是什么感覺?甚至已經超過了感覺的范圍,它會一點點擊破你全身各處,直至全身崩潰,這是你不會知道你當時在干什么,它會在你身體內潛伏,使你的心慢慢變涼變涼,直到停止跳動,它才肯死去
我曾可笑以為世界是美好的,但由于思考這項功能不斷完善,才發現這個世界處處充滿了悲傷,這部文章正是我們生活的寫照
她以一個必輸的方法,證明自己的無辜,而代價是生命,如果那個男孩能有再多一點點的信任,悲劇不會再次發生,悲傷的河流也會漸行漸遠,來的將是個平和的生活,造成錯誤的原因只有一個念頭,那就是他的不信,使她感到絕望,從而放棄世界。
如同曾經他和她在同一個屋檐下,一起開心,一起歡笑,而如今它的到來,使他慢慢被離開的她拋棄在黑暗里,而在她們的歡笑里,他真的感受到了悲傷,被熟悉的世界一點點放棄
如果我將來沒有得到上天的眷戀,而得到悲傷,我也會在那個世界放棄我的時候,慢慢松開了手...
從《幻城》到《夏末未至》,郭敬明的作品,一直透著淡淡的憂傷。
《悲傷逆流成河》從頭到尾,我一直含著淚。
悲傷逆流成河,悲傷已流成河。
一點一點的,無窮無盡的悲傷,演變成巨大的絕望。
我的生活雖不像易瑤那般不幸,卻有著和她類似的痛。
我的痛,與愛情無關。
悲傷的情緒一直在親情里沉淪...
我恨父親對母親的忍讓,我恨母親對家庭的不忠,我恨家族對這個家庭的鄙夷。恨不得他們都去死!
我曾對父親說:這個家,有她沒我,有我沒她。你要誰?
我曾對父親吼:為什么你們不離婚?你為什么舍不得那個女人?
我曾對母親罵:你無恥!你怎么還不滾!我理直氣壯,無視母親悲憤的眼神...
父親不停的喝酒,沉默...一直沉默...
當有一天回到家,母親收拾著行李,哽咽著囑咐著什么。我背過身,狠狠地咬著嘴唇。
最后她被接回來了,聽說吃了安眠藥,我默默的看著,把掉地的被子從新給她蓋好,沒有言語...
始終不明白父親為什么...至少這個家,還完整著...
令我痛的,仍然是那血肉之情...
直到今天,我才忽然想起,我曾孕育過一個生命!
十八歲...我驚慌...我膽怯...像瘟疫一樣厭惡他...
十月,多么美好的季節...
十月十一日,我永遠記得那一天!我親手殺死了他...
現在才忽然憶起,那是一個生命...一個僅有46天的生命!
我也曾想用死來解脫,用死亡告別這個骯臟的世界,
可是當死亡真正一步一步逼近的時候,我懦弱了...我惶恐...我不甘...
你們鄙夷也好,你們嗤之以鼻也罷...
你讀過《悲傷逆流成河》么?
讀了...你能體會那種痛么?
痛了...悲傷真的可以逆流成河的...
《悲傷逆流成河》就知道這又是一部充滿悲傷的作品,看完全文果然又是一部讓人沉浸在悲傷中的作品!唯一于以往不同的是,他的寫作風格轉型了。從以前那些華麗而憂傷的文字轉變為簡單直白的描述、但卻更加觸動人心。那些字字見血的簡單平和的語句和字里行間浸透著的悲傷,讓讀者的心像被猛地戳了一下生生地作痛。編者在序言中寫道!“這本書如果發表在年前會立刻在文壇掀起波瀾。
如果發表在十年前也會在文壇引發騷動!蔽乙灿X得應該是這樣,作者用簡單的對白將單親家庭的血與淚,將暴富家庭的虛偽和抓狂表現得淋漓盡致,將少年少女心中的壓抑與疼痛描寫的入目三分。尤其描寫兩個女主人公死的時候,一個用短信做了死的宣告,鮮血帶著甜腥的味道;一個從樓上輕輕一跳,像影子一樣砸在地上。她們的死像蝴蝶一樣輕盈柔美,而正是這樣的輕盈柔美才讓我們感到更痛。
本書的主人公齊銘有一顆善良之心。把他人的痛苦攬在自己的身上!但是塑造了易遙這一形象,使王子般的他顯得懦弱無助。他想把易遙從無盡的黑暗深淵拯救出來,但卻無能為力。反而一次次讓她陷得更深。到最后只得選擇遠離她而去,因為他認為這女孩丟掉了原本干凈純潔的東西。殊不知這只是她對這個“骯臟世界”的反抗。
人的忍耐是有限度的,易遙從三次忍耐一次反擊到后來的一次忍耐三次反擊、包括她所偽裝出來的冷漠、刻薄,甚至是惡毒都只是她對周遭虛偽的世界和人們的反抗。她活下去的勇氣,只是因為齊銘的關心、信任和支持,所以當齊銘也不信任她時,她選擇了死在他面前來換取她的信任和表明自己的清白。用生命來做賭注,這就是一個必輸的賭局,然而輸掉的不是一個人而是兩個人的生命。這本書從一開始就讓悲傷黑暗浮出水面,偶爾送來一陣溫暖來迷惑讀者的心。
結果卻是揭開真相后更切膚的疼痛。顧森湘和顧森西這對姐弟的出場,就像是清新干凈的百合,讓人以為會有一個好的結局。結果他們卻成了悲傷哀痛的陪襯者!讓悲傷更刺痛人心。既然書名叫《悲傷逆流成河》就表明我們戰勝不了悲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