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于廟會:老北京幾個典型廟會
關于廟會:老北京幾個典型廟會
(一)都城隍廟
廟會
都城隍廟中供奉著守護北京城池的神仙--城隍老爺。在今西城區成方街一帶。清末一場大火,將廟燒毀。然而這座古廟于老北京的經濟發展有著密切的關系,是北京廟會的誕生地。
在明代都城隍廟的廟會規模相當可觀。明代的《燕都游覽志》說:廟市者,以市于城西之都城隍廟而名也,西至廟,東至刑部街,約三里許,大略與燈市同。每月以初一、十五、二十五開市,較多燈市一日耳。明代一年一度的燈市,可轟動九城,能與燈市相比的都城隍廟廟會,其盛況可想而知了。
清代除了每月三天的廟會外,每年農歷五月十一日還由太常寺官員在此舉行祭祀城隍的盛大活動。屆時,香客游人絡繹不絕,小商小販云集此地,高聲叫賣,熱鬧非凡。鬧市口即是記載當時廟會盛況的地名。由于廟會上游上填塞,故多草竊剪綹之事,少不了打架斗毆事件的發生,因而留下鬧市口常鬧事,太平橋不太平的諺語。
隨著社會的發達,都城隍廟的廟會逐漸衰落,被廣安門里的報國寺廟會取代。不久琉璃廠市場又取代了報國寺廟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