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次包餃子初二周記600字
篇一:
過冬至啦!人們在這一天會包餃子、吃餛飩,中國臺灣人喜歡用糯米捏成雞、狗、鴨、牛、羊……象征吉祥。爸爸媽媽工作平時很忙,我們很少在家包餃子,但是唯獨在冬至這天,媽媽會早早地準備好各種肉餡和素餡在家里包餃子。
今年的冬至,媽媽好像往年一樣早早地準備好了各種餃子餡。中午放學后,我邀請了兩個好朋友——王俊清和趙芊芊來我們家一起包餃子。一路上我們好像一只只歡快的小鳥,蹦蹦跳跳,不一會兒就來到了我們的家。
“孩子們,快去洗手,準備包餃子啦!”我們剛一進門,媽媽就高聲叫道。我們把手洗得干干凈凈,飛快地奔向廚房。
媽媽負責搟面皮,我們負責包餃子。包餃子可是我的拿手絕活。首先,我先給她們倆做個示范。我先拿了一張面皮,放了一些餡,把皮對折,左手托住面皮,用右手的大拇指和食指捏住一頭,然后左裹一下,右裹一下,順勢再把面皮往上提一下,手不斷往前走,頃刻間,一個帶花邊的小餃子就出來了。我小心翼翼地把它放在面板上,心里樂滋滋的。兩個好朋友看了也羨慕不已,拿起面皮開始學習包餃子。
我們每人拿了一張面皮,我怎么做,她們就怎么做,我是一步一步地教,她們是一步一步地學。剛開始讓她們少放些餡,這樣容易包,否則,菜容易出來,包不住。在我和媽媽的指導下,她們一次比一次有進步,越來越熟練,從最開始花花綠綠的“小圓球”到白白胖胖的“長餃子”,她們可是下了不少功夫啊!
吃著自己包的餃子,雖然大大小小,有的餃子由于包的時候用力不均還煮爛了,但是我們還是開心極了,每人吃了一大碗。
今年的冬至,能和好朋友一起包餃子,我感到非常快樂。經過一次次的努力,我教會了好朋友包餃子,她們也感到非常快樂,真是一舉兩得啊!
篇二:
我以前總以為包餃子是一件簡單的勞動的事,可是今天我包了餃子之后,再也不這么認為了。
一天,媽媽買了餃子皮和肉回來,準備包餃子吃。媽媽把肉、蔥、菜洗凈、剁碎,然后調品,一盤肉餡就做好了。開始包餃子了,我迫不及待地拿起一個餃子皮,用筷子夾了一堆餡,對折了一下,兩手一捏,但怎么也合不攏,于是我用力一捏,皮被擠破了。我怕媽媽笑話我,又急忙拿起一張餃子皮,再試了一遍,沒想到這次餃子皮中間全裂開了,肉餡里的水流在我手上,“臟死了!”,我趕緊又拿起一張皮貼在裂口,可封口處卻裂開了,我又拿起一張皮補在封口處,這樣一個得了肥胖癥的“手術患者”就誕生了。我使勁把餃子一扔,生氣地說:“煩死人了,不包算了。”媽媽親切地對我說:“做什么事都不要灰心,我來告訴你訣竅:餃子皮外圈要撒下一點水,并且肉不要太多,捏封口時不要太用力!你看看我怎樣包。”媽媽熟練地把一張餃子皮攤開在手上,用勺子舀了一點水,再將餃子對折,輕輕將封口捏緊,最后將兩邊有序地對折好,還折出了精美的花紋。看著媽媽折得那么聚精會神,我想:原來無論做什么事都不容易,都要認真啊!于是我也學著媽媽的樣子做起來。我用筷子挑起適量的餡,放在餃子皮中間,將皮對折,按實一小塊,將它立在手心里,將兩邊沒有合上的部分捏緊、壓實。雖然包得很慢,但是終于包出了幾個像模像樣的餃子。媽媽說:“我包的餃子像一個個威風凜凜的將軍,而你包的像幾個殘兵敗將,但不要緊,繼續努力,熟能生巧!”我受到了媽媽的鼓舞,信心百倍地和媽媽包起來。漸漸地,我包的餃子越來越好看,包得越來越快。
我不僅學會了包餃子,也懂得了人要從小事做起,不要遇到一點困難就放棄了。在做每一件事都要認真,這樣無論什么事都能做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