牛首山
清明節到了,是一個踏青旅游的好時候,在這個小長假里去尋找春天的美麗。作為一個南京人,你知道哪里春意最濃嗎?在我看來,那非得牛首山莫屬。俗話說“春游牛首,秋游棲霞”嘛!這是南京人最經典的春季游玩線路。
清明小長假的最后一天,我們幾家人決定去牛首山踏青。車窗外,馬路旁邊青青的柳樹,如同綠色的綢緞,在春風里飄來蕩去;粉色的桃花和海棠宛如明麗的云霞;碧綠的小草、金色的油菜花映襯著藍藍的天空……車在其中走,就像開進了一幅美麗的畫卷中!白蠲廊碎g四月天”,視覺的春天繽紛多彩,五彩斑斕,美得讓蟲蟲都忍不住集體出動。它們在花叢中、在草地里歡快地扭來扭去,飛去飛來,非常得熱鬧。春天就是盛開,春天就是蓬勃!
到了牛首山,爸爸媽媽們決定搞一次野炊,讓我們“嘗一嘗春天”。在山腰處的一個農家小院里,我們大展身手,譜寫鍋碗瓢盆交響曲:爸爸們搭起了帳篷和吊床,媽媽們在理菜。炒菜的炒菜,燒火的燒火,忙得不亦樂乎。我們四個孩子也被分配了任務,在山上“探險”的同時,需要拾撿樹枝,作為生火的柴禾。廚房里,煙熏火燎,炒菜的香味混合著裊裊的炊煙飄散在空氣里,那種香味在我們家里并未有過。媽媽說,這就是鄉土的氣味。菜陸續端上了桌,牛首山的馬蘭頭、菊花腦、枸杞頭、木杞頭……匯聚成了別具風味的野菜宴席。我們小孩子手里的筷子飛快地在菜盤里夾來夾去,迫不及待地塞進嘴里,啊,春天的味道原來是青青澀澀的呀。
嘗過了春天,我們繼續爬山,大家沒走柏油大道,為了增加趣味,特地選了一條小道走。這條山道沒有石階,有的只是人們踩出來的高高低低的腳印,撥開竹條,拉過樹枝,大手小手互拉互拽,我們終于到達了山頂!牛首山的標志性建筑——弘覺寺和七層塔展現在眼前。遙想前人的名句“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樓臺煙雨中”,如今的弘覺寺不再香煙繚繞,燦爛的黃色外墻在如織的游人中顯得靜穆而寂寞。大人孩子競相奔逐于寺外溫暖的春光里。
下山時,路過一條小溪,我帶頭沖了過去,發現水里有小魚和小蝦在游動,我們伸手去捉,有蝌蚪搖擺著滑過手指,春天的感覺我摸到了——涼涼的,滑滑的,就是抓不住。
我喜歡牛首山的春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