沉醉于小橋、流水、人家的世界
人們常說:“日出江花紅勝火,春來江水綠如藍”。到江南領略小橋、流水、人家的獨特風景,會讓人沉醉于此、久久不能忘記。
記得2019年的7月,遠離城市的喧鬧,我來到了這個幾經滄桑的江南小鎮-西塘。潺潺的流水從一座座精致的石拱橋下緩緩流過,河面上一只只小木船悠閑地徜徉,河邊的柳樹落下翠綠,纖細的枝條激起水蕩漾著。岸邊的柳樹低著頭,下垂的“頭發”沾進水邊,風輕輕地拂,“頭發”就這樣輕輕地飄呀,飄!讓人覺得已然入夢境。
石橋是一座接一座的。遠遠望去,掩映在綠樹里靜靜地臥著,與水面的倒影相映成彰、渾然一體。細細定睛一看,古樸的石柱上雕刻著精美的圖案和文字:“船從碧玉環中過,人步彩虹帶上行”。歲月的蒼變,使橋面磨得光滑,石塊已然出現了殘缺,但它卻方便了一代又一代的人,它的最深內涵不也正在其中嗎!
踏在青石板的小路,望著那臨河一排排、青瓦白墻的古房,如一幅水墨畫。房子的木門是向著水的、一間挨著一間,人在檐下走、鳥兒在檐上飛舞。推開吱吱響的木門,放眼望見的是一片陰暗的棕紅色:邁上的是檻,走進的是堂,坐的是木椅,睡的是廂房里的雕花大床。這一切,給了我恍然如夢的感覺,我細細地端詳著眼前的“木質世界”,聽客棧的老板娓娓說起,這些物品都是祖上傳下來的。脆脆的皮兒一觸即落,露出了微黃的木質紋理,我偷偷地用手輕輕摩挲著,甚至還有黏黏的感覺,椅背已經松動了,桌腿也不結實了,但它還是繼續著它的使命。它經過了歲月流失,經歷了紛紛戰火,沒有被城市的發展滅失,完全保留了原來的樣子,展現在一個一個過客面前。
集市是美味聚集的地方,也是人們聚集的地方。一杯杯酸梅汁、一盤盤肉粽子、一塊塊麥芽糖,都會讓人垂涎三尺。慈祥的老奶奶挎著籃子,籃子里是熱氣騰騰的燒賣;還有叔叔憨態可掬地兜售著茶品;來自天南地北的游客,操著不同的口音,挑選著中意的物件;集市里熙熙攘攘的人群,分外增添了幾分熱鬧。走出集市,來到了寧靜的胡同,幾位老人躺在搖椅上,悠閑地聽著戲曲音樂;還有幾個婦女,成群結隊,晾曬剛剛洗過的衣裳;人與自然,多么和諧、美妙的畫面呀。
江南美得像一首詩、像一幅畫、像一個夢,沉醉于小橋、流水、人家的世界,流連忘返,久久不能忘懷,驀然回首,已然發現,你早已沉醉于此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