懂
“母愛是迷惘時苦口婆心的規勸;母愛是遠行時一聲殷切的叮嚀;母愛是孤苦無助時慈祥的微笑。母愛是溫熱心靈的太陽;母愛是滋潤心靈的雨露;母愛是灌溉心靈的沃土;母愛是美化心靈的彩虹。”給媽媽朗誦完這段話后,我半開玩笑地對媽媽說:“老媽,我沒有體會吶,你就沒做過其中那樣任何一件值得我去歌頌的事。”而媽媽呢,收起了平時的“尊容”。非常不悅而又嚴肅的對我說:“那你就是因為不懂你媽媽的愛了。”
那我真的不懂媽媽的愛嗎?
一般人在寫自己的媽媽時,都會寫自己發燒,媽媽怎樣辛苦的將他送進醫院時,真事也好,虛構也罷,而我卻都不以為然,因為我從沒有過這樣的體會,因為我媽媽從來沒這樣的做過,也是因為我沒有這樣的發過燒。我與媽媽并沒有像其他的母女之間那樣的嚴肅或溫柔,我的媽媽與我之間更多的是“諷刺”亦或者是調侃。比如說當我拿著自己用皺紋紙折的花給媽媽看時,她會說:就像一個小雞毛撣子一樣。再比如說當我找繩子時,她會“關切”的問:是要上吊嗎?
媽媽總是這樣損我。
有一段時間,我熱衷于十字繡。雖然媽媽并沒有表示支持,卻還是給我錢讓我去買十字繡。買回來以后,媽媽便開始挑毛病了。“你看你買的什么啊,還不如我繡的那個好看呢!”“好好,你繡的好,女兒眼拙行了吧。”我只能這樣說。“這事不用說都知道。”媽媽脫口而出。算了,留她一人自戀去吧,我去繡十字繡了。不過,應該怎么弄呢?這個我真不知道。正當我不知所以然時,媽媽的聲音突然就在我身后響起了:“就說你一點都不會!”聽語氣她還挺得意呢!我撫摸著我受驚的心臟,說:“親媽呀,你想嚇死你閨女嗎?”媽媽卻滿不在乎的說:“我看你覺得愁得慌,你說我怎么生了你這么個心不靈手不巧的女兒呢?”又損我!但我這次不想跟她斗智斗勇了,畢竟我還要讓媽媽教我怎么繡十字繡呢!“那就請心靈手巧的媽媽教我繡十字繡吧。”我說。媽媽拿起針線,仔細的教我怎樣繡,不一會我就直呼學會了。媽媽放下針線,又去忙自己的事了,真奇怪,教我繡十字繡的過程中媽媽居然沒損我!
雖然學會了怎么繡,但不一會我的手就被扎成了馬蜂窩。在第n次被針扎之后,我徹底的惱了,把十字繡丟到了一邊,找姥姥訴苦,姥姥捧起我的手,輕輕地吹著,眉頭緊皺著,好像在替我疼。我愜意的享受著姥姥安慰的話語。媽媽略帶得意的聲音又響起了:“就說你笨,你還不信,看看,把自己弄傷了吧,疼吧?”我沖媽媽做了個鬼臉,逞強的說:“不!疼!”“疼不疼自己還不知道嗎。”媽媽丟下這句話后就像個沒事人似的出去了。我的心涼了半截,雖說平日里媽媽老是損我我都被損習慣了,可這次我的心里卻很不是滋味。不一會兒媽媽就回來了手里較來時多了一包東西。媽媽從包里拿出一管莫匹羅星軟膏,涂在我的手上,我細心的注意到,再給我涂藥時,媽媽的眉頭也是緊皺的,目光中帶著愛憐。“別再亂弄了啊,本來手就不怎么漂亮的,又扎成這樣,更難看了。”只是話語還是帶著濃厚的調侃的語氣,不過,我的心里卻是暖烘烘的。
其實,我是贊同那句話的,對那句話也并不是沒有體會。
其實,媽媽為我做的每一件事,不論大小,都值得我去歌頌。
其實,我覺得我懂我媽媽的愛,因為我已經收到了媽媽愛的信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