爸爸和我一起背古詩
前幾天,語文老師把經典誦讀資料發給全班同學每人各一張。嘿,我還以為有什么大事情呢!原來是讓我們寫《親子共讀作文》我看了一下內容,心想:不就是背幾首詩,寫一篇作文嘛!
我肯定能完成。我又仔細地看了看那張紙,哎呀!不好,是“親子共讀”哎,我的爸爸媽媽可忙了,就連喝茶的時間都沒有,不可能陪我一起讀書,這可怎么辦啊?
我一回家,就死纏硬泡地懇求爸爸陪我讀書。爸爸人忠厚老實,又是個軟心腸,無奈之下終于答應了我。第2天一早,我就起床了,又跑到“大懶豬”的房間里,把他也拖了起來。七點鐘剛到,我和爸爸就坐在門口一字一頓地讀了起來。
爸爸是個數學高手,對語文一竅不通,有時就連字也會讀錯。這不,我們剛讀到“天似穹廬”的“穹”,老爸居然讀成了“炯”。他還吹牛說讀一遍就會背了,結果還沒背到“籠蓋四野”就卡住了,呵呵,爸爸真是個“吹牛大王”!不過,我也沒有好到哪里去,當我看見《春夜喜雨》時,心想:那么幾句話,我早就會背了,太簡單了,哈哈。于是,我沒看幾眼就連忙開始背了。但最終卻沒有如我所愿,我沒背到一半就背不下去了。
經過了上次的教訓,我可不敢再馬虎了。我又和爸爸多讀了幾遍,雖然我們已經讀的很熟練了,但多讀幾遍不是更好嗎?我和爸爸讀了一遍又一遍,不一會兒就會背了。我頓時喜笑顏開,得意洋洋,那股驕傲勁兒又在我身上“生根”了。可是沒多久,那股驕傲勁兒又“枯萎”了。當我背到《飛鳥》時,原來笑瞇瞇的臉上立刻布滿了愁云。那首詩歌一點兒規律也沒有,還是千篇一律的東東,搞也搞不懂,難背死了,我背了十幾遍,都沒背出來。剛開始背時,爸爸還一個勁兒地提醒我,這首詩很難背,你得耐心點才能背出來。唉,真是“不聽老人言,吃虧在眼前”啊!我有耐心地多讀了幾遍,嘿,爸爸的話可真靈驗,我沒多久就會背了。
下面的宋詞元曲可難背了,我一看,嚇得腿都軟了,“這還是人背的嘛,老師怎么就那么狠心啊!”唉,真沒辦法,誰叫我是小學生呢?小學生就得有小學生的任務。在爸爸的鼓勵下,我慢慢地會背了。后來,在我和爸爸的努力下,我們還會古詩名句應用了,例如“每逢佳節我們可以引用‘獨在異鄉為異客,每逢佳節倍思親’這句是表達自己的思念之情。
這次的親子共讀活動是我受益匪淺,也懂得了不少道理。我深信班里的每個人讀了這張紙后,一定會有不少的收獲。讀書,可以豐富我的精神生活,這張紙使我更加渴望知識的泉源,使我更愛讀書了。他也使我知道了書就像食物,我們不能“挑食”,什么書都得讀,才可以“營養均衡”。今后我一定要努力學習,使自己的成績提高,長大好好報答爸爸媽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