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竹園
生活在北方,很少見到茂密的竹林和粗壯挺拔的竹子。不過在社區廣場一側,有一個小竹園十分可愛,竹子長的不算高也不算大,但其纖纖柔柔的身軀,亭亭玉立的竹干,清秀翠綠的枝葉,總令人賞心悅目,也給我帶來有益的啟迪。
第一次被竹園感動是一個寒冷的冬天,晚間一場大雪悄然覆蓋了大地,到處是銀裝素裹,當我踏雪經過那片小竹園時,我看到了一幅絕美的翠竹傲雪圖。竹園上方似乎蓋上了一層厚厚的棉絮,但竹竿卻是堅挺直立著,碧綠的枝葉在潔白的雪中特別的醒目。陣陣風起,壓在竹園上方的雪不時被風吹落,一些竹子會抓住機會像彈簧一樣彈直身軀,像一位不屈的戰士,展現了“蕭然風雪意,可折不可辱”的意境和不屈不撓的精神。這使我想起了明太祖朱元璋的一首:“雪壓枝頭低,雖低不著泥;一朝紅日出,依舊與天齊”的詩句,正是對眼前情景的真實寫照。
寒冬過后,竹園并不十分引人注目,竹子沒有百花的芳香艷麗,沒有桃李的累累果實,它不張揚、不炫耀、不賣弄,在姹紫嫣紅、五彩繽紛季節里它顯得樸素無華,始終保持著自己獨特的風采和個性。但是,身處逆境時方顯出英雄本色,在一次狂風暴雨的肆虐后,竹園再一次令我感動。那是一個夏季的午后,炙熱的太陽似乎突然消失,暴風瞬間呼嘯而來,頓時天昏地暗,沙塵飛揚,狂風翻滾著、吼叫著似乎要摧毀大自然的一切,接著電閃雷鳴,大雨傾盆,老天的淫威此時可怕極了,幸好時間不長就風停雨住了。當我走出家門時吃了一驚,馬路已被散落的垃圾堵得難以行走,被風吹倒的樹木、吹折的樹枝和吹落的廣告牌比比皆是,到處一片狼藉。當我再次來到那個小廣場時,真有些慘不忍睹的感覺,碧綠的草坪浸泡在泥水中,枯枝爛葉遍布廣場,成片的月季、牡丹等花卉匍匐凌亂,一些花架支木已不知去向,唯有那片小竹園不為所傷,棵棵竹子風儀玉立,青翠欲滴,更顯得英姿勃發。我雖然沒看到竹子與暴風雨搏斗的情景,但可以想象得出,竹子在風暴的摧殘中奮勇抗爭,一次次傾倒又一次次站起,它以自己的韌性和彈力,剛柔相濟,順勢而伏,化解風力,堅持到底,最終挺立如初,依然故我,正所謂:“千磨萬擊還堅勁,任爾東西南北風”。竹子這種堅韌不拔的頑強精神令我折服。
古往今來,無論文人墨客還是尋常百姓,都對竹子鐘愛有加,賦予竹子以靈性,視竹子為高尚人格的化身,很多愛竹、詠竹、頌竹的詩詞美文廣為流傳。竹子令作家靈感閃現,為畫家提供素材,令名流雅士陶醉,使布衣平民受惠。人們不僅贊美它的高潔與堅韌、風采與品質,也不僅贊美它的“虛懷若谷”和高風亮節,他那灑脫的風姿,挺拔的氣勢,那“依依君子德,無處不相宜”的性格,以及它對人們日常生活的無私奉獻更為人們所愛。從精美的工藝品到音質優雅的樂器,從廠礦工地到家具簍筐到處都有竹子的身影,竹子使我們的生活更為豐富和便利。而竹子綠化環境、點綴風景、美化生活的作用更是無與倫比。山因竹而更青,水因竹而更秀,家園因竹而生機勃勃,就是廳堂院落幾簇翠竹會增雅添趣,也有超凡脫俗之感。廣場上那片小竹園,更是給小區帶來了一方秀美別致的景觀,竹園散步,觀竹、賞竹成為很多居民的一大興趣。竹園四季里保持著自己清麗和凈綠的本色,軀似碧玉,葉如翡翠,時而沉寂靜謐,時而搖曳歡舞,置身其中,一種淡然的清香彌于胸懷,也會使人清涼潔爽,心曠神怡,思想境界得以升華。
我喜歡那片小竹園,我喜愛竹子,我會用心感受它深的內涵,學習借鑒它的品質和精神,我會把竹子作為永遠的楷模和益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