忽逢桃花林
暑熱難耐,即便經了幾場雨的沖洗,卻也悶燥得厲害,這邊是淮南的夏季,本身濕氣厚重,卻又躲不開汗水的淋漓。沒錯,我現在就是在祖國最南端的土地上——廣西桂林。旅行的第六天,就此拉開序幕。
旅行車廂后傳來一陣喧鬧聲,想是見了什么好景致罷,便也慵懶地睜開了眼。朋友見我如此,不免取笑了幾句,又對我說,“是世外桃源到了呢!”我敷衍過幾句,心下想著這“世外桃源”的名字為何這般熟悉。
要找甲天下的山,桂林是個不二之選。它們一層環繞一層,線條流暢而又不顯得繁復。近處的山在陽光下變化的愈發青翠,遠處的則蒙上霧氣,難以看清本實相貌,卻又偏偏讓你看見一個虛幻的輪廓。山嶺如此層層加疊,更顯得有一股令人想要一探究竟的朦朧之感。而如今的這處世外桃源,卻果真如隔世之地一般了!群山圍在它的四周,又仿佛見幾縷銀煙攀在上面,而那嬌嫩的紅又是什么?可是桃花開了?可如今盛夏天氣,怎么尋得見桃花的影子?……“緣溪行,忘路之遠近,忽逢桃花林,夾岸數百步,中無雜樹……。”恍惚間不覺吟出了《桃花源記》中的詞句,而眼前這幅水墨畫里走出的景致,正是應了那文中的桃花源啊!
步入園中,心思也隨之沉靜了些許,兩邊是幾處古樸的建筑,上面懸掛著燈籠,風一起,便也飄搖起來,像是一道絲帶,纏在這樓閣的頸間。一灣碧水清漫,樓閣上傳來藝人們悠揚的絲竹聲,吟唱著古樸而動人的曲音。再往里走些,等到鋪路的鵝卵石打得雙腳愈發濕潤,,便到了河道的起點了,前面早有一艘游船在等待著我們。一葉扁舟,幾闕幽歌,無論是華美的樓閣,或是簡樸的亭子,在我看來,都是最美好的景致。
那一片艷麗的粉紅是在我們完全無防備時在一層又一層的青綠色中沖入了所有人的眼簾。細密的花苞,姣好的顏色,原是是桃花初春時的樣貌,而偏偏此時又是盛夏的時節,“——是嫁接上去的。”講解員的一席話解答了所有人的疑惑。偏轉過頭有荷傲然挺立,再度回首,那簇桃花卻又沖進了眼簾……卻道是春不是春,卻道是夏也非夏,便也索性這樣沉溺其中了。
桃園中數荷花最多,有擁在一起或是自成一景的,更有立于百面荷葉之間兀自盛開的,這世間千百種的式樣,便也只有此園最為齊全了,偶有幾只白鴨撲水,歡聲叫個不住。仿佛掠過的一顆樹、一座橋都有它獨一無二的故事。走下船只,再經幾曲回廊,看見幾位紡著線的老藝人,一塊牌匾宣告著出園的地方到了。不禁再度回眸,剛乘過的小舟已在回程的路上,日光微斜,如今只道是惟有古風遺韻之處,方能在我們的回憶里留下濃墨重彩的一筆。
緣溪行,當歸去。鶯啼囀,簫音婉,只見孤舟飄零,銀煙清影。又至角樓,幾度回眸。良辰嬿婉,怎忍負。
——陶潛先生的世外桃源,再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