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可或缺的堅持
今世如蒼穹,而我如紙鳶。執者放線,我摶扶搖而上,隱入碧空,翩躚云間。此時我要做的就是抓緊執者手中的那根線,享受從高處睥睨蕓蕓眾生的那一瞬的喜悅。
殘陽如血。當天空中最后一抹斜暉流連在被戰火燒黑的土地與滿地斷掉的長戈上時,一切都趨于平靜。入夜,月色朦朧,萬物靜謐,孔明先生彳亍在江畔唏噓不已。他為這場持續數月的戰爭的結束而喜悅。他本歸隱山野,因為哀嘆民生疾苦而重出于世。在那樣一個英才輩出的年代,作為軍師的他曾經受到多數人的猜忌。執政者的質疑、從政者的不予茍同,敵對者的詆毀……種種流言蜚語讓他一度失落過,彷徨過,無措過,但他最終選擇聽從了自己內心的聲音:堅持己見,一如既往。是他的堅持讓自信的光芒閃耀,是他的堅持贏得了信任,是他的堅持促成了東漢末年三國鼎立的局面。
寒風凜冽,透徹心扉。一具頎長孤獨的身影站在南京城城頭上,蕭索、落寞。集市的喧囂,他聽不到,車來人往,他看不到。他的眼里飽含著淚水,為腳下這塊殘缺的土地。這便是辛棄疾。現實對他是殘酷的。豪邁倔強的性格和執著北伐的熱情使他難以在畏縮而又圓滑、嫉賢妒能的官場上立足。幾度隱居,幾度隱忍,從未消沉,從未放棄。這一路走來實在是太過艱辛。因為艱辛,所以堅持。因為夢在前方,所以堅持。因為心系蒼生,所以堅持。因為堅持,他得以再次投身到殺敵報國的浪潮中,即使面臨重重阻撓,也無怨無悔。
一燈如豆,散漫地灑在蜷縮在墻角的那具衣衫襤褸的軀體上。他攏了攏衣領,而后永遠地睡著了,在安靜中結束了自己富有傳奇的一生。他便是貝多芬。早年的他桀驁不馴,晚年的他不卑,不亢;無樂,無哀。對音樂的近乎癡狂,讓他最終選擇坦然地正視雙耳的失聰。身痛心疲讓他幾欲瘋狂,長時期的離群索居讓他近乎自閉。煉獄般的生活非但沒擊垮他,反而越挫越勇。在不公的命運前他昂起了高貴的頭顱。為了“使人類的精神迸出火花”,這位“聽不見聲音的巨人”站起來了,一部又一部流芳百世的作品問世了:“英雄”“命運”“田園”“熱情”……這是他留給世人的遺囑,對萬世證明堅持可以克服痛苦,甚至可以克服死亡。偉大的作品不是靠力量,而是靠堅持來完成的。
貴在堅持,難在堅持,成在堅持。
天空中那一群呈“人”字形凌空掠過的大雁不愿放棄溫暖的南方,他們一心堅持;墻角那一株嬌小的爬山虎不愿錯失高處的陽光,他們一心堅持;風中搖曳的那一枝臘梅不愿放棄冬季的洗禮,他們一心堅持。堅持,就像一顆埋藏在幽深陰暗處蓄勢待發的種子,抓住時機會破土而出,帶來的,便是一個姹紫嫣紅的春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