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切寂寞是飄零
。ㄒ唬
詩有詩的風(fēng)雅,詞有詞的落寞,奈何獨(dú)上高樓卻也控不出點(diǎn)滴的哀愁,縱有淚水千行,卻也是無語凝噎。誰曾品味孤獨(dú),靜聽繁華落盡,當(dāng)鏡中花水中月一切成空時(shí),內(nèi)心不免惆悵,他是南唐的后主,是一國之君,曾有多少百姓臣服于他的腳下。
后唐李煜乃千古詞人也。暫且不論“小樓昨夜又東風(fēng),故國不堪回首月明中”中悲苦還是“流水落花春去也,天上人間”的附庸風(fēng)雅、但是從“自是人生長恨水長東”“離恨恰如春草,更行更遠(yuǎn)還生”就可知這絕不是一般詞人。
身為一國之君,風(fēng)雅彈盡,享盡榮華富貴,縱有萬千心事亦然絕妙無窮,縱使以艷情為主,內(nèi)容淺薄,卻也能都用比興手法,隱而不露。而世事變遷,愜意的生活終究抵不過時(shí)間的剝蝕,任憑城墻脫落,含毒而終卻也無法忘卻故國,往事已經(jīng)煙消云散。詩人有詩人的傲骨,詞人卻不一樣,在花柳間淺吟鳧茈,縱使是一種境界卻也流傳廣知。
世間一切皆有定數(shù),詞人也不例外,本無心插柳卻不曾想柳已成蔭?v使李煜本無心爭權(quán)奪利,只想能填詞撫曲,于塵世中探尋一絲寧靜,然命中注定又豈能從了他的本意,心中千言卻也只能化為黃粱一場,在別人羨慕的眼神中登上王位。只是誰知他滿腹的才華,誰言他靈巧的雙手匍匐于工書善畫中,縱有萬千委屈,既已能詩擅詞,通音曉律,也就不枉為千古詞人了。
深宮中的琉璃瓦片自是情殤的展現(xiàn),而李煜“生于深宮之中,長于婦人之手”卻也是生性寬恕。李煜死后,江南人聞之,“皆巷哭為齋”。
。ǘ
夕陽西下,卻也是斷腸人在天涯。
詞人游歷沒有詩人的灑脫,斷不會憂國憂民,做一些于自己毫不相干的事情,詞人創(chuàng)作于井市之中,流傳甚廣,詞人有小資情調(diào),沒有多大抱負(fù),一壺濁酒端于石桌之上,卻也落的灑脫。管他世事變遷,都不曾與自己相關(guān),只是匍匐于花柳間,連窗欞有了詞性。
文人的灑脫來源于詩人,清高卻來源于詞人,吟詞只為修身養(yǎng)性談不上有何大作為,個人的悲苦在詞人看來就大過天。因此才有了匍匐于瘦馬上得斷腸人,才有了天性風(fēng)流的柳三變。
“簾外雨潺潺,春意闌珊,羅衾不耐五更寒。夢里不知身是客。一晌貪歡!贝酥欣p綿又是何人能知,柳永天性風(fēng)流,才性高妙,縱使科場上得意失意,卻讓眾紅裙?fàn)幭嘤H近;詞人有詞人的清高,這個裝不出來,所以他不屑與達(dá)官貴人相往來,風(fēng)韻之人卻也落得灑脫。
誰也奈何不了詞人的內(nèi)心,那仿佛是懸浮的海市蜃樓,縱使清晰卻也不能觸摸,柳永嗜好出入市井,逛遍看遍青樓,滿腔情懷寄情于風(fēng)月,雖醉臥花叢,卻也懂的憐香惜玉,更為甚至直把群妓當(dāng)倩娘,雖有官場失意,卻也落得千古傳誦,凡有“井水飲處,皆能歌柳詞”作為詞人也確實(shí)值了。
(三)
不管詞人還是詩人,都有些許情懷隱藏于心間,那是一種雅風(fēng),是一種詞人所不能言盡的柔美。縱使千言萬語卻也抵不過一詩一詞,相比美就是心間剎那的綻放吧。沒有了風(fēng)花雪月的場景,固然也就沒有了詞人的淺吟。
詞人的境界在于情調(diào),在于場景的營造,如是皇宮大院卻也成就不了柳三變,縱有市井媚娘,卻也顧不住李煜的亡國只恨,柔美萬千卻也是風(fēng)花雪月的一瞬間,詞人是寂寞的,有懷念故土,也有官場失意,即使全無的不屑卻也洗不掉內(nèi)心的清高,陽光還是那陽光,只是詞人悲了整個世界就悲了,你看不出他內(nèi)心的惆悵,那是因?yàn)槟悴欢@世間的風(fēng)華。
想?yún)s也想不明白,沒有場景的營造,何談吟詞的柔美。
日照有海,美不勝收,只是當(dāng)波濤洶涌之時(shí)卻也攪的內(nèi)心煩悶,一個人躺在床上,再次翻看宋詞,總覺得很是愜意,只是我想,在柔美的語言也會被風(fēng)化吧,因?yàn)橐粋人的內(nèi)心不可能一直是一種心境,這一切寂寞應(yīng)是飄零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