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古拉給我上的一堂課
在世界屋脊,有一座閃爍著白色光芒的山脈——唐古拉山脈,這里有高原、有山峰、還有雄偉長江的源頭。7世紀時,文成公主入吐蕃時經過這里,發出過由衷的感嘆。
然而在十四個世紀后的今天,我有幸來到了雄壯長江的源頭,來到了唐古拉。這一次旅行,仿佛有位無形的老師,跟著我,讓我學會了很多,很多。
高原——我學會了堅強
從黃土高原到內蒙古高原,再到青藏高原。黃河伴我們同行。不管在哪兒,正在做什么。耳畔總能聽到黃河河水拍擊河岸的聲音,那聲音沉重而有力,我的心早已是波濤洶涌,仿佛是在草原上奔馳的一匹駿馬,無限活力,熱血沸騰。
翻過巴顏喀拉山,黃河的威武沒有了,取而代之的是狂風,刺骨的風,又是還伴著雨點,不,是雪,打在我臉上,又痛又冷。領隊說:“這是高原獨特的歡迎方式,幫我們洗去一路上的塵埃,還幫我們免費‘美容’呢!”這句半開玩笑的話逗笑了我,同行的人也都笑起來。
第二天,我們繼續深入高原內部,著我才體會到領隊的話——高原真的太“好客”了。盡管我們人人臉上都泛著笑,但笑容背后卻都帶著一絲酸澀。這還不算最糟的,高原反應使一輛車險些翻車。這令每位司機都提心吊膽,每位乘客也都膽戰心驚。
但這何嘗不是高原給我們的見面禮呢?這份禮物讓我懂得了樂觀,懂得了欣賞,更讓我學會了堅強。
高原,我的堅強老師。
唐古拉——我學會了勇敢
幾天疲憊的趕路加上高原反應,我們個個都無精打采。但好在蒼天不負有心人,我們還是比原計劃早了兩天到達唐古拉營地。我們將要完成登上唐古拉的壯舉。
登山前的體檢,全隊只留下了七個人——五個大人,兩個孩子。當我正為自己拿到登山名額而慶幸時,卻不無為可能撈到死亡指標而擔心。各拉丹東峰6621米,已處在生理死亡線6000米以上,唐古拉又是接近45°斜坡的陡峭山脈,5800米以上常年積雪,一不小心就會命喪黃泉。盡管這樣,心中七上八下的我還是穿好裝備,一起出發了。
我們要在天黑降溫錢從5000米大營到達直線海拔300米外的五號營地。一路上我見到許多登山者從山頂昂首闊步返回,同時也有因體力不支被救援隊救回的。我心里不禁打了個寒戰,背后涼颼颼的——我已經開始害怕了。
但害怕是沒用的,正當我雙腿發軟,猶豫不決時,領隊將雙手搭在了我的肩上,助推這我向上前進。我回頭透過防寒眼罩,看到了他那尖銳的雙眼,包含著希望。在這一瞬間,我克服了害怕。應為不管在哪兒,我堅信,背后總會有一雙大手,推著我全力前進。
在這里,我懂得了堅持,明白了什么是勇氣,更學會了勇敢。
唐古拉,我的勇敢老師,
長江——我學會了忍耐
盡管我拼勁全力,也只到達了5600米的四號營地?吹絼e人向上前進,心里不免有些嫉妒,同時也有憤怒與自責——為什么我上不去呢?
在營地呆了不久,便聽說四號營地有長江水流過,我心中得到了少許安慰——登不上頂峰,看看長江也不錯嘛!可當我看到長江源頭,我沒想到,雄偉長江竟是一條清澈、透亮,但卻極為刺骨的小流。我心中不免再度失望:這怎么能稱得上是長江呢?
在“長江”邊坐了許久,我終于明白了,這一泉冰水飛瀉而下,沿著沒有規劃的河道,涌入東海,形成了長江。原來積聚力量的忍耐正式為了最后的成功啊!
我用手撫摸著這一眼冰泉,我仿佛又聽到了那雄偉的水聲,那是“鵬”水擊三千里的聲音。我起身,望著飛速流下的長江,我想到了酈道元的《三峽》“……懸泉瀑布,飛漱其間,清榮峻茂,良多趣味……”啊!這等雄壯與美麗,不愧是我們的長江!
韓信胯下之辱,越王勾踐臥薪嘗膽,長江從一泉小流到6300多千米,難道不正是先前的忍耐,積聚了力量,最終成功的嗎?
長江,我的忍耐老師。
高原,唐古拉,長江,這三位老師在唐古拉一行中教會了我很多。我懂得了什么事真正的男子漢:不是拳頭,不是霸氣,而是堅強、勇敢和積聚力量的忍耐。
唐古拉,你給我上了一堂人生之課,我永生難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