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人,一座城
火車經過碭山,這是隴海線上的一座小城,很多火車都不停靠,包括我乘坐的這個班次的列車。列車呼嘯而過的時候,甚至連月臺上的站臺名,都難以看清晰。但我的心,還是怦然跳動了一下。當年我的一位大學室友,就是來自這個小城的。每年新學期開學的時候,他都會用網兜背來一大袋的梨子,給我們以及周圍寢室的同學,每人分一個。那梨子,又大,又脆,又甜。他告訴我們,這是他家鄉的特產——碭山梨。
因為這位同學,我記住了在偏遠的皖北,有一座小城,叫碭山,盛產梨子。這也是迄今為止,我對這座縣城唯一的了解。大學期間,他幾次邀請我們去他的家鄉做客,可惜最終都沒能成行。大學畢業后,他留在了省城工作。我知道,也許這輩子我都可能沒機會去這座小城走走看看了,但這絲毫也不影響我對它的好感以及一閃之念,因為在這座小城,曾經有一位與我同寢室四年之久的同學。
一個地方,給我們留下印象的,可能是因為我們去過,留下過匆匆的腳印,也可能是因為地理課或新聞上看到過,留下了一鱗半爪的記憶;可能是因為別致的美景、風味獨特的小吃,也可能是因為深厚的文化底蘊而被它吸引……還有一種可能,僅僅是因為一座城市,一個地方,有某個人,一個和你一樣普普通通的人。經常是因為知道了某個人,才知道在遙遠的地方,還有這么一座城市,或縣城,或小鎮,或鄉村,而它的名字,可能在此之前從未聽說。
義烏是全國最大的小商品集散地,其名聲之大,不言而喻。但是,每次別人和我說起這座城市的時候,我的眼前浮現的,并非琳瑯滿目的小商品,而是一個留著一字胡、總是笑容滿面的人。他是我認識的一位寫小說的朋友,在全國的小說筆會上遇到過幾次,相談甚歡。我相信如果有機會去義烏,我首先想到的,一定不是去逛小商品市場,而是打電話給他,約他見見面,喝杯茶,聊聊天。是他,一個愛好文字的普通人,讓我與這座世界聞名的小商品城市,有了某種聯系。
關注或喜歡一個地方,很多時候,也是因為一個人。我有個親戚的妻子是河南遂平縣的,以前從沒有聽說過這個地方,因為這層親戚關系,我知道了河南還有這樣一個小縣城,偶爾聽到遂平的消息,我都會關注一下。有一次家里的衛生間漏水,從家政公司請了一個水電工來維修,說一口河南話,于是問他老家是哪里的,他告訴我是河南遂平縣的。真有點喜出望外的感覺,驟然覺得,與他親近了很多。我告訴他,我的一個親戚也是遂平的呢。話題多了很多。
有一天,忽然接到來自長春的一條信息,關切地問我,你們那兒是不是地震了?你有沒有事?她告訴我,剛剛在網上看到說杭州有震感,懷疑是地震了,立即就想到了我,所以問候一下。她是一家雜志社的編輯,平時我們只談一些稿件的事,此外就沒有過什么聯系。她的問候,讓我覺得無比溫暖。我告訴她,沒有地震,是誤傳。一個普通的作者,因為住在杭州,所以,當遠在千里之外的她一聽說杭州有震感的時候,首先想到了我。也許在她看來,杭州除了有美麗的西湖之外,還有一個她認識的作者呢。
很多外地的朋友告訴過我,每次從蕭山機場乘機或轉機的時候,都會不由自主地想到,有個朋友就在這里工作,安家落戶。他們中的很多人,匆匆而來,又匆匆而去,甚至都沒有聯系我,但是,只要來到杭州,或者路過杭州,都會想起我。
他們就這樣將我與杭州緊密地聯系在了一起。在近千萬人口的杭州,我只是滄海一粟,普通得不能再普通,但是,在他們心中,我和杭州,又是如此密不可分。這是多么奇妙的一件事啊。
雖然你很普通,很渺小,但一定因為有了你,才讓有的人記住了一個地方,一個城市。你怎么能小覷了自己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