希望人間充滿愛
我曾在qq空間上發表了一段說說,人間需要愛。雖然只是簡短的幾個字,但卻是最真實的幾個字。
每次走在街上,學校中午放學了,從商場上出來,總會看見一些乞丐。那些乞丐手里拿著一個小盆,用一種可憐的眼光來請求過路的人給一些施舍。過路的人總是用一種嫌棄的眼光來看他們,并示意他們走開。我不明白他們為什么要這么對他們?我們都是中華兒女,都是炎黃子孫,為什么就不能關心他們一下?幫助他人的同時也幫助了自己。這是羅夫?瓦爾多·愛默森說過的話。諺語也有贈人玫瑰,手有余香的話,為什么我們天天背誦,卻不能在生活上體現出來呢?
我理解為什么老一輩總是說現在的人都好自私了。說起來,自己也是一個自私的人。喜歡的東西總是自己一個人看,好吃的東西留給自己吃,卻不給大人留一點,說起來有一些殘忍。
我很容易被感動,看一部電視劇,里面有一些動作就能把我感動的不行了。但我覺得感動來源于愛心。愛心,人人都有一顆愛心,但愛心在某種心理狀態下就有些消散。
人間需要愛,不單單是幫助別人。當別人受傷時你去幫忙照顧一下,或者打個120也都是在關愛別人。愛對于我來說,它是一個能想得到,卻很難做到的一種人間情誼。
這是一個真實的故事2019年12月7日晚8點左右,數十名村民代表趕到村長家參加一個“特殊的會議”,會議的議題是“怎樣讓8歲艾滋病男童坤坤離開村莊”。而坤坤,為了看熱鬧,也溜進了會場。他佇立在人群中,戴著帽子,靜靜地注視著大人們的舉止,火光將他的臉映得通紅。當爺爺羅生簽字按手印的那一刻,坤坤摘下了帽子,伸了伸脖子,似乎想把紙上的內容看得更清楚。最終,203位村民在“聯名信”上簽下了名字,按下了手印……
這個事件報到時,我有些震驚,不說村民,就是自己的親人都是這樣一種態度,難道就是因為這樣一種并會讓親情煙消云散嗎?艾滋病,雖然它是一種到目前為止還沒有藥物能治療的一種病,可就是因為這樣,就能把一個年僅8歲的孩子棄之于不顧嗎?我不理解為什么在生活中每個人都關愛別人就這么難,我也不理解血濃于水這句話的含義,世間這種愛是不存在嗎?關愛別人就這么難嗎?
有格言曰:得到他人的關愛是一種幸福,關愛他人更是一種幸福。關心是一種付出,關心是一種奉獻,關心是一種美德。愛人是帆,愛己是船,只有彼此推動和支撐,才能使愛心長存,愛意永駐。
電視上常常播放關愛他人的廣告,可是又有誰在意過,這些人他們很可憐,但更需要有人去關心憐憫他們。中國是一個泱泱大國,從古至今,我們國家的文化從未間斷,從古至今,我們中華民族也傳出了許許多多的令人嘆服的故事。既然古人能做到,為什么我們做不到呢?我們應該去幫助那些需要幫助的人,讓世界充滿愛,讓生活的點點滴滴都有意義,讓世界每一個角落的人都感受到世間處處有愛,人間處處有真情……希望在生活中我們也能做好,讓人間處處有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