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行,讓我們與心靈相擁
久久的蝸居,易使我們的視野狹小,胸懷仄斜,肌力減弱,肺廓扁平……這個時候,就需要我們收拾行囊,告辭親人,踏上旅途。
——題記
許多人認為旅行是一件華而不實的事情,通常是花了血汗錢卻買來了旅途上的辛苦和奔波勞累,確實是賠了夫人又折兵,也有人認為旅行的危險系數高,近年來因外出旅行而發生的意外可謂接二連三地發生,層出不窮,令人觸目驚心,不如把錢花在實物上,豈不更享受。
我其實并不認同“旅行是花錢買罪受”這種說法。在我看來,旅行的價值遠不止于它的售價。在旅途中,有不少小孩子因為路途勞累而哭哭啼啼,也有不少大媽一路上不停地抱怨這個,抱怨那個。而以我的年齡階段來看,正好能夠享受旅行的樂趣。
書中讓我參透了不少旅行中的奧秘,書中的幸福國度不丹和人間天堂尼泊爾讓我非常向往。本書的作者畢淑敏是我非常喜愛的作家。她的文字有著溫暖而堅定的內核,讓讀者感受到生命向上的張力,禁錮在內心的悲傷如冰霜噼噼啪啪地裂開,輕松暢快。
我自幼喜愛旅行,喜愛獨自一人流連在美好的景色里,那窗外變換的景色總能帶給我驚喜,是旅行讓我感到了生活原來如此的美好。生活在頗具壓力的當下,不如來一場說走就走的旅行。拉上行李,帶上靈魂,給心靈吸吸氧,讓精神松松綁。
人們常常在旅行中,猛地想起湮滅許久的往事,憶起許多故人的音容笑貌,好像旅行是一種溶劑,融化了塵封的蓋子,如煙的溫情就升騰起來了。人往往是在只身一人的旅行上才會想起自己的至親,往往也在孤獨置身于異地和時候,才發現身邊的人對于自己是多么的重要,才發現這些看似平淡的感情早已烙印在心中,與自己血肉相連。我就是這樣的人。當我獨自坐在旅游大巴上,仰望車窗外的漫天星辰時,才直切地感受到孤獨所謂何物。當我看到大巴上的那些家庭在說說笑笑時,那種失落感從心底里蔓延開來。很奇怪,這時我竟然很想聽到媽媽的嘮叨聲。平時若是媽媽對我嘮叨,便會感到厭煩,可現在我聽不到了,竟感失落。現在靜下心來細想,發現身邊的人對自己有多么的重要。人往往是在失去以后才懂得珍惜,而旅行教會了我們要好好珍惜身邊的人。
人們常常在旅途中,向相識才幾個小時的旅伴傾訴衷腸,彼此那樣深刻地走進對方的精神架構。旅行確實能讓人結識好友。我就是在一次五日游中認識一對兄妹,并成為好友。我剛上旅游車,就看到那對兄妹坐在大巴靠前的位置,妹妹看起來與我年齡相仿,我覺得同齡人應該比較好溝通,更何況我有點暈車,便選擇坐在那對兄妹旁邊。車剛開出不久,那個女孩便面如土色,神情痛苦,想必也是暈車了。我也正暈車,可謂感同身受,便從背包翻出暈車貼遞給她。她接過后,終于從扭曲的臉上擠出一絲笑容并向我致謝。我對她說:“不用謝,我也正暈車呢,那滋味可不好受,看你這樣子,肯定也很難受吧。”她笑著說:“還真挺難受的。不過,多虧了你的暈車貼,現在好多了。”我們就這樣心無芥蒂地聊了起來,仿佛剛才暈車的苦愁早已拋到九霄云外。取而代之的是臉上的歡快愉悅。在這幾個小時的車程里,我們成為了好友。我們通過剛才的談話了解到彼此的性格愛好。而在接下來的五天旅途中,我們之間也建立了深厚的友誼。在旅途中能找到一位知心好友相伴而行,實在是一件很曖心的事。旅途使人們親近,是因為同乘一列車,同渡一條船,才使我們如此的親密,旅行使人性中那些溫暖的因子,彌散開來。
我們順著旅途跋涉過千山萬水,每到一個地方體會著當地的人文氣息。在都市,我們從形形色色的高樓大廈和車水馬龍的街道中,感受到的是一座城市的繁華魅力。在田野鄉村,我們從碧空如洗的藍天和裊裊炊煙的農舍里,感受到的是鄉村怡然安樂的魅力。我們旅行,走過不同的地方,感受到不同的文化,增長見聞開拓視野,這些就是我們的閱歷。旅行中,我們的所見所聞和所學的,遠比我們在書本上學到的要豐富鮮活得多。
珍惜旅途吧。火車上的那些不眠之夜,憑窗而立,看著鐵軌旁一盞盞路燈,閃著紫藍色的光芒瞬忽而逝,許多記憶幽靈般地復活了。
旅途中也有困厄和風雨,艱難和險惡。但是,這不會阻止真正旅行者的腳步。旅行正是以一種充滿未知的魅力激起人們不倦的向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