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系中國字
中華民族五千年文化源遠流長,中華大地造就了璀璨的華夏文明。伴隨著歷史一步一步走來的是漢字,它是中華文化智慧的結晶,也是祖輩人積累經驗的薈萃。作為炎黃子孫,漢字的文化是我們應繼承和弘揚的。
歷史是發展的,漢字也是發展的,從最早的甲骨文到金文,后是篆書、隸書,到今天的草書、行書、楷書,漸漸趨于完善,所以說,漢字是繼火藥、指南針、造紙術、活字印刷術后的第五大發明。
漢字所包含的知識無窮無盡,你可能會問,“不就是一個有棱有角的方塊字嗎?橫豎撇捺有什么稀奇?能包含什么呀?”這你就不明白了,我舉幾個例子給你瞧瞧!
就拿“歪”字來講,所謂“歪”就是傾斜的意思,由“不”字和“歪”字組成,“不正”不就是“歪”嗎?呵呵!多有趣!
若單憑這一個字說服不了您,那么請聽我繼續說。
“森”和“林”兩個字,都由“木”組成,“獨木不成林”,可見團結的力量多大呀!“眾”字也亦是如此。是了,“人多力量大”“眾人拾柴火焰高”“三個臭皮匠,頂個諸葛亮”。
一個漢字代表一個道理,一個真諦,再來瞅瞅“根”字,如果木想扎根,需要有“土”而在八卦中“艮”表示“山”自為山,便為土,“木”加“山”便生出了根,二者缺一不可,若少一樣,便成了“無源之水,無本之木”。
以上所述,都是漢字組合,其實,漢字也是圖畫,也有一種特殊的圖畫美。優雅、恬淡……
現在請閉上你尊貴的雙眼,想象一個畫面:晶瑩透亮的水里,游魚在黛綠的水草邊,細碎的沙石間,游走、穿梭,斜暉落在水面上,殷紅嫣紅,安靜,祥和——另一面,流水潺潺,泛起層層水花……你想到了什么字﹖對呀﹗是“清”字。
漢字的歷史可以追溯到商周,甚至可以與倉頡相提并論。歷經千年而不被淘汰,說明漢字的文化是亙古不變的情結,是中華兒女的巨大遺產,是世界的寶貴財富!
記住!好好寫字吧!把祖輩的遺產發揚光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