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夜微涼,凡心觸月
夜很靜,月很圓,風很輕,這是個微涼的夏夜。
離開喧囂的省城回到這四面環山的幽靜小村莊,爬上小樓的樓頂,在的葡萄架下的小藤椅里坐下,把泡好的一壺茉莉花香茶放在小茶幾上,倒了大半杯慢慢細品,淡淡的清香入鼻入口。
此時,心情若好,該是怎樣的一份愜意呀!可心情若是不好,該是怎樣的一份寂寥喲!
我不知道自己是怎樣的心情,我不知道心情是好是壞,說這話肯定會讓人認為要么傻了,要么就純粹是胡扯,呵呵!或許真的是傻了,也或許真的就純粹是胡扯。
一直以為自己是個夠純粹夠執拗的人,到如今才發現自己跟這大千世界里所有的人一樣都很復雜很善變,這絲毫不用懷疑,只是肯不肯承認的問題而已。
我不愛喝茶,也不喜歡品咖啡,只喜歡喝家鄉的清泉水和城里的白開水,這樣的人嚴格來說潛意識里是沒情調也沒高雅品味的,盡管無聊時常常附庸風雅舞文弄墨,與人相和吟吟唱唱風花雪月之詞句,可骨子里是個粗糙的實在人。
老一輩人常跟我說“三歲定六十,有些個性自小時形養便就很難改掉。”話雖是這樣說,可事實上有些習慣和喜好倒是可以改的,比如喜歡咕嘟咕嘟喝白開水的我,此刻忽地覺得慢慢輕嘬這香茶比咕嘟咕嘟喝那白開水有味多了。
望著明月,吹著涼風,不由想到那月下通宵暢飲的蘇軾和他留下的那千古名篇《水調歌頭》:
“明月幾時有?把酒問青天。
不知天上宮闕,今夕是何年。
我欲乘風歸去,又恐瓊樓玉宇,高處不勝寒。
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間?
轉朱閣,低綺戶,照無眠。
不應有恨,何事長向別時圓?
人有悲歡離合,月有陰晴圓缺,此事古難全。
但愿人長久,千里共嬋娟。”
心里默默輕吟著這首觸動人心的詞,不由莫名的感慨萬端。
天上的明月這般的美,這般的迷人,她惹得人世間多少善感的心切切向往,意欲乘風歸去,可那些欲往的人又擔心瓊樓玉宇高處不勝寒,一轉念想想便又覺得與其飛往高寒的月宮,還不如留在人間趁著月光起舞呢!
人有悲歡離合,月有陰晴圓缺。試問:誰無遺憾?!自古以來世上就難有十全十美的事。
人間的離別雖是難免的,可只要親朋好友和所有自己在意的人長久健在,即使遠隔千里也還是可以通過普照世界的明月把兩地聯系起來,把彼此的心連結起來的。
最善寫月和寫月最多的該是詩人李白吧?很喜歡他的那首《把酒問月》:
青天有月來幾時,我今停杯一問之:
人攀明月不可得,月行卻與人相隨?
皎如飛鏡臨丹闕,綠煙滅盡清輝發?
但見宵從海上來,寧知曉向云間沒?
白兔搗藥秋復春,嫦娥孤棲與誰鄰?
今人不見古時月,今月曾經照古人。
古人今人若流水,共看明月皆如此。
唯愿當歌對酒時,月光長照金樽里。
明月高高在上似是攀不得,可當你無意于追攀時,她許會萬里相隨,依依不舍,月既可親又神秘,似是無情卻又偏偏多情。
月中的白豬年復一年不辭辛勞地搗藥,為的是什么?碧海青天夜夜獨處的嫦娥,又該是多么寂寞?到底誰來陪伴她呢?
今人不見古時月,可今月它曾照古時人,月長存、情常在,可人的生命短暫有限,不能共月長存不能與情永在呀!古人今人來來去去如同流水終究是不可以長久的,既然這樣,人生在世何妨盡情享受人世間的美好歲月,好好珍惜今生的點滴光陰,好好把握心中的喜愛,讓瞬間成為永恒。
一壺未盡夜已深,茶涼夜更涼,望空中高懸的明月如同冰鏡,不知它可否照見我心,不知它可否照見你心,雖知這俗世間人與人的情意與美好不可能似明月般長長久久,可此時我將涼涼的手伸向明月,請將你暖暖的手也伸向明月好嗎?我們的手就算再也握不到一塊,那么一起來握握這見證千古的明月好嗎?遙握一下從前那些逝去的暖暖與美好好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