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長生果”
書,人們稱之為人類文明的“長生果”。這個比喻,對我是十分親切的。
推開陳舊的記憶之門,禁不住涌起一陣愉悅,童年時代的讀書生活恰似一幅流光溢彩的畫頁,也似一闋跳躍著歡快音符的樂章。
最早讀的,便是連環(huán)畫一類的小書。小孩子嘛,誰不愛看它?但是,漸漸地,我開始看那些唐詩宋詞。我喜歡李白的雄奇飄逸;杜甫的深沉憂國;孟浩然的無限田園;蘇東坡的豪放壯烈;辛棄疾的金戈鐵馬;李清照的婉約凄涼。
我再長大一些后,由于爺爺是老家學校的校長,于是我便經(jīng)常向爺爺借閱學校那個小圖書館內(nèi)的書。就這樣,我了解了科幻小說。我最喜歡看的,便是凡爾納的科幻小說。當時我還不知道凡爾納是科幻小說之父,只覺得他寫得很精彩,比如《八十天環(huán)游地球》、《海底兩萬里》、《地心游記》、《測量子午線》等等,都讓我覺得奇幻無比。
終于,我開始閱讀那聞名遐邇的四大名著。在那個時候,我經(jīng)常在電視上看《紅樓夢》,但總共加起來也就兩三個小時。于是,在我九歲時,便開始讀。但是,我總覺得賈寶玉女生女氣,林黛玉哭哭啼啼,感到十分厭煩,并不能理解“滿紙荒唐言,一把辛酸淚”和一個朝代和家庭的興亡盛衰。對于那“話說天下大勢,分久必合,合久必分”的《三國演義》,我卻情有獨鐘。什么“宴桃源豪杰三結(jié)義”,“關(guān)云長千里走單騎”,“翼得大鬧長坂橋”,都使我如癡如醉。也許是男孩子喜歡勇士的豪氣罷;也許是男孩子渴望成為英雄罷;也許男孩子好英雄間的俠義罷。都無從知道,只知道《三國演義》一直伴著我走到現(xiàn)在。
莎士比亞說:“書籍是全世界的營養(yǎng)品。”我這樣如饑似渴地閱讀,它的作用更是不言而喻的。在小學,雖說設(shè)施簡陋,但我的文章也是常上榜的。讀書也大大擴展了我的想象能力,使我的思維十分活躍,常常說出一些自己的“名言”。
釀蜜不嫌花少,讀書不棄分與妙。書中自有黃金屋,書中自有顏如玉。我的“長生果”啊!你給予我的,是任何東西無法比你的!
讀書好,好讀書,讀好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