報答
年輕的小麻雀不停的地給老麻雀捉來蟲子,喂給老麻雀----這,便是對母親的報答。
生活中,又何嘗不是這樣?母親含辛茹苦地把我們撫養(yǎng)長大。十幾個年頭來,默默無聞,不辭辛勞與回報。但作為母親的子女,我們能不去回報母親嗎?不!
古人的故事總令我們感慨萬千。如“孟母三遷”之事由,就是母親為使自己的孩子能發(fā)憤圖強,將來成為一個有用之才,而不惜連連遷徙了n個地方,既無熟人,又地生。可為什么她要這樣做?那舟車的勞累,是否讓她感到難以堅持下去?答案是肯定的。但她為了自己的孩子,就算吃再多的苦,她也心甘情愿。這就是母愛。
由此及彼,想到了自己母親本身,又何嘗不是這樣?她將我從小撫養(yǎng)長大,其間所經(jīng)的苦難是難以言表的。而今,我已經(jīng)漸漸長大,但媽媽的關(guān)懷卻是一成不變,經(jīng)常督促我寫作業(yè),看書……還有最愛說的話,也時常在我耳邊響起:“看書是好,但不能離書太近”“愛寫作文是好的,但不能經(jīng)常做在電腦面前一動不動……”太多太多以至于使我心生不解:為什么要講這么多?為什么要如此約束我?為什么要……
在很長一段時間,我都不能理解。在今天回首驀然之間,我明白了,悔悟了,終于知道就算我已經(jīng)長大了,但我在母親心中永遠是一個小孩,永遠是她關(guān)懷的焦點。
即便歲月無情,帶走了母親的青春貌美,但永遠也帶不走她對她的子女的關(guān)懷!
從今天起,如果媽媽再對我言起她那一句句圣經(jīng),我不再會覺得它很枯燥無味,反而妙趣橫生。因為那是處世的詰言,是為人的準則。那時,母親也許會知道并會很欣慰----她的孩子----我,已經(jīng)真的長大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