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壞的結局
今天《戰(zhàn)長沙》大結局。
有點惆悵,本以為胡家的跟,胡小滿會留下來,卻沒想到仍是最慘烈的結局。
小滿,胡家任性快樂的小崽子,也終于長大學著去承擔了。
其實最受觸動的畫面,還是胡爸爸在眾目下再唱一曲鼓舞士氣的場景。
一生唯唯諾諾,古板的小心翼翼的老學究,也都怒發(fā)沖冠,保家衛(wèi)國。
以前一直不理解抗戰(zhàn)贏的根本原因被解釋為全民齊心共同抗戰(zhàn),可現(xiàn)在有一點明白了。
連最懦弱的人都站出來了,還有什么結局是我們承擔不了的?
有人曾把這部劇和《四世同堂》相比。
還是想說很不一樣。四世同堂更多的是平凡小市民在投降北平的小日子,忍辱負重或屈身諂媚,沒有有背景的大人物,甚至死都死的默默無聞讓人不由憋屈。可能更接近現(xiàn)實。
《戰(zhàn)長沙》是英雄的史詩,每個人都有聲有色,死的壯烈也偉大,更波瀾壯闊也更適合推廣大眾鼓舞民心吧。
戰(zhàn)爭對每個人來說都是滅頂之災,胡家只剩湘湘和小小滿了,當初一大家子熱熱鬧鬧的場面再也看不到了,之后迎接他們的還有解放戰(zhàn)爭和等等天災人禍不可說,可總愿相信,以后的再多,也比不過亡國滅種的艱苦。
最壞的結局,也是最好的解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