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年舊物,皆是歌
【外公的釣魚竿】
記憶里,關于外公的畫面很多,很多,但令我最深刻難忘的當屬外公獨自一人坐在溝、河邊靜靜垂釣的景象。
每每念及“孤舟蓑笠翁,獨釣寒江雪”這樣的詩句,我就會想起我的外公。雖然外公早已與我陰陽兩隔,但外公的釣魚竿卻承載著流年的風霜和滿滿的記憶一直陪在我身邊。
當我心浮氣躁時,只要去陽臺上看一眼或觸摸一下外公的釣魚竿,我便很快會重拾起冷靜而達觀的心態。
也許經歷過生死的考驗,所以,從炮火、硝煙中走來的外公,更能夠以一份從容淡泊靜靜守望歲月,以一份無爭灑脫笑傲紅塵。
我感覺,釣魚時的外公像是處在一個與世隔絕的世界,那目不斜視、耳不側聽、心無旁騖、氣定神閑的樣子令我至今想來依然清晰如昨。
外公的釣魚竿再簡單不過了,那是外公親手制作的,他用普通竹子作魚竿,用家用絲線作垂線,用鵝毛管子作浮標,每次釣魚回家,他的魚簍里總有魚兒活蹦亂跳。
所有關于外公垂釣的一幕幕和著江南的詩情畫意都匯入了我記憶的長河。人生,風雨往來,山一重,水一重,我得感謝我的外公讓我學會用悠然淡定的姿態刻畫生命的風景,讓我學會用與世無爭的心境在流年四季里靜觀花開花謝,淡看云舒云卷。
一路走來,成熟的,其實不是我的年齡,而是我的經歷和懂得。盡管外公的魚竿上魚鉤早已生銹,然,在我心目中,那魚鉤依然閃閃發亮,幽幽生輝。
今日,我聽一首曲,飲一盞茶,細細凝望外公的釣魚竿,我看見外公嘴角邊的一抹微笑留在了千年古道旁。
今后,我想我會刪繁就簡,輕握一份魚竿傳遞給我的悠然,和著一縷清風滑過的聲音,踏歌而行。
【父親的劈竹刀】
父親走了快二十個年頭了,記憶中,父親清晨劈竹的場景早已成為了一道獨特的風景,定格成永恒。
那把長二十六厘米的劈竹刀,如今,載著一份歲月的厚重,靜靜躺在櫥柜里,從不呻吟,盡管刀口被時間磨掉了鋒利,但在我眼里,劈竹刀卻越發顯得古樸,越發顯得親切。
父親就是用那把并不起眼的劈竹刀為我們幾個兒女劈開了生活的前程,付出了心血和青春。
父親的愛,如汪洋,如大山,如今想起父親,無論他有聲、無聲,我都能感覺并領悟到他深深的父愛。
時光如梭,往事如煙,很多前塵舊事都被我遺落在了風中,但父親握刀劈竹的影像卻一直輾轉流連在我心里,從不淡去。
每次端詳父親的劈竹刀,我的淚水總是暗涌。風雨不歇,思念怎止?
想那劈竹刀在父親手里由厚變薄,由鈍變利,想那父親手上厚厚的老繭和累累的刮痕,那要經歷多少艱辛和考驗啊。也許這一生,回憶里刀劈竹子發出的“噼噼啪啪”聲會不斷驅逐我心中的陰霾,讓我收獲不一樣的感動。
當我頹廢的時候,只要我回憶一下父親劈竹的情景,我就能找回一份信心、一份力量和一份堅忍。
抬首低眉,一年又一年,握起竹刀,便是靠近父親;念起父親,便是觸及溫暖。一切只為記得,一切只因懂得。
而今,縱然劈竹刀靜默無聲,但滄桑過后,經年以后,劈竹刀它依舊會散發出溫玉般的光澤。時間,可以帶走父親的身軀和劈竹刀的鋒利,但絕不能帶走父親與劈竹刀留在我心底的光芒。
今天,雙手再次托起父親的劈竹刀,我聽見,有一縷“噼噼啪啪”聲在我的耳邊久久回蕩……
【母親的綠圍巾】
如今,每次經過母親居住過的老屋,我既想細看,又害怕細看。我多么希望,那里不是人去屋空,而是溫馨如昔。
一聲嘆息,夢里花落知多少?
去年十月,母親,她意外的、孤獨地離世了,母親帶著她未了的心愿,帶著對我們兒女的依依不舍,獨自去了很遠很遠的地方。
因為母親的離開,我的生命仿佛被抽空了一半,望著老屋的空蕩,我知道,從此我再也沒有了通往母親的云梯。
只要我想念母親了,我就捧著母親的綠圍巾睹物思情。
這條綠圍巾,是母親的隨嫁物品,也是母親的心愛之物。記憶里,母親圍著綠圍巾的樣子真的很美,很美。
母親在世時,她的勤儉和辛勞是遠近聞名的,因為勞作,母親總是穿著舊衣、舊褲、舊鞋,舊襪,我長這么大,真的很少看見母親穿新衣的樣子。
曾經,每次回老家,我總望見魚塘邊上母親忙碌的身影,今時,望著母親勞作過的田地和魚塘,還有母親用過的農具,我的淚總忍不住潸然而下。
人影遠去,情卻在,我知道,那滿天星光的閃爍代表著母親的聲聲叮嚀。如果可以,我愿意細細撿拾母親身后遺留的笑聲和腳印,輕輕放進我不眠的夢里。
今日,我把母親的綠圍巾反反復復地折折又疊疊,疊疊又折折。我將我的臉貼緊顏色斑駁但卻柔軟的綠圍巾,我感覺到母親含著微笑,用手輕輕地、輕輕地將我撫摸……
聞著綠圍巾上母親遺留的味道,我明白,其實,母親不曾真的離開,今后,我的每一個長夜中依然會有母親不變的守護。
路在前方,我會帶著感恩前行。母親的愛,會溫暖我的流年歲月,溫暖我的一生。
此時,圍上母親的綠圍巾,倚著窗臺,我安靜地看著天上的流云來來去去……
再回首,我又望見母親溫柔而慈愛的目光向我隨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