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志做夏天的蟬
蟬,是我們生活中的常見之物,“陪著”我們度過一個一個的夏天,而它那代表性“歌聲”似知知不休,讓本悶熱的夏天更令人心煩不已。
讀《蟬》一則中,小思曾說:何必蟈蟈,那只是一個夏天!
而我如小思一般厭煩他,這東西在樹蔭中“知了”“知了”的叫個不停,好像全世界上的事情它都知道,不管你愛聽不愛聽,它就在那一個勁的叫個不停,趕走一只,卻又趕來了一撥。本來溽熱的天氣就令人心煩不已,知了的叫聲就更加劇了人們的躁動不安。
然蟬本無知,正如王國維在《人間詞話》中所說:“以我觀物,故物皆著我之色彩。”但更多是詩人聞蟬而愁,只因詩人心中有愁。楊萬里說:”蟬聲無一添煩惱,自是愁人在斷腸》“顯然,楊萬里懂得了這個道理。
接著《蟬》看,我知道了蟬等了十七年,才等到一個夏天,就只有這個夏天,它從泥土里中出來從幼蟲成長過來,等秋風一吹,它的生命也就完結(jié)了。我正如小思一樣不禁疑惑:”十七年埋在泥土中出來,只為或一個夏天,值得嗎?“等我看到小思朋友的話:”那本來生命的歷程就是這樣,它為了生命的延續(xù),必須好好的活著。哪管是九十年,九十天,都不過搖號好地活過。聽完時,小思悟了,懂了那是蟬的意義,在斜陽中,想起秋風的顏色,小思就寬恕了那煩人的聒聒。看完時,我也懂了蟬的生命意義:不管生命短暫還是長久都應積極去面對,熱情的去投入,好好的生活,努力讓自己的人生更有意義更精彩。因為我們左右不了生命的長度卻可以拓展它的寬度。
讀完文章,似乎覺得蟬也沒那么令人討厭了。它只是為了生命延續(xù)必須那么做。而秋風一吹,落葉飄落之時,它的生命就到頭了。可見,秋天是多么令人傷感的季節(jié)!但人不是和蟬的生命一樣嗎?所以我曾立下志向,不求以后生活的多好,取得的成就多高。只愿不忘今天所立下的志愿,不管怎樣都要按心中所愿的去努力,并努力過好每一天。像蟬一樣,雖然小,但要響徹我生命的每一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