蛛絲和菊花
不知從何時起,怎樣一只蜘蛛吐出了這根蛛絲,搭在了菊花上,孤零零的。
看,多么美!
纖細的絲線搭構在籬與菊花之間,疏密的日光沿著葡萄枯敗的枝蔓灑在花上,地上,蛛絲上,使晶瑩的蛛絲再次激蕩起炫目的華彩。光亮的,像銀,像雪,像帛。緊緊繃著,似乎吹彈可破。它溝通著花與葉,仿佛一個信客,構架起無與倫比的結構之美,絲的那端是一株苦菊,通身墨綠色,一束束鳶尾環抱著,簇成錦繡的花團。又似乎是過于茁壯了,尚還堅韌的枝干已承受不了那華麗的寶冠,她微微俯下身子,緊挨著另一株。
在這蕭索的深秋里,蛛絲和菊花竟是如此卑微的個體!
背叛,拋棄;那蛛絲無緣由地被遺忘在了這個地方,沒有多久也就被風兒吞沒了,而那菊花更是苦楚,想來滿園春色確是無需這菊花相襯……想到這兒,心頭竟不忍再見這番景象,只覺一股凄婉的愁思猝然生發,無奈的憐憫縈繞于胸,久久不散……
想來多么無情,自然賦予它們存在的使命卻又將其無情棄置。如此,便是奪去了它們的生命呀!萬籟俱寂,寒風襲人之時,它們是否會為命運多舛而嘆息?為不久于世而悲泣?想來是會的。
可那青菊浮絲的凄涼又是如何的美麗動人?也許吧,“事如春夢了無痕”。人生不如意事十之八九,也正如此,使得人生倒因缺憾而美好了。古往今來,大蘇被貶黃州,做《赤壁賦》兩篇,傳唱千古;白居易謫貶江州,憤發而作《琵琶行》彪炳青史;尼古拉?奧斯特洛夫斯基雙目失明,全身癱瘓,依然筆耕不輟,《鋼鐵是怎樣煉成的》激勵千百萬國人。
蛛絲,菊花;生與死,理想與現實,必然與偶然……
這個秋天,多么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