萬世詩仙,千秋詩圣
“李杜文章在,光焰萬丈長”。
這是唐代大詩人韓愈對李杜的評價。在這個高手云集的盛唐,李杜無疑是詩壇中最為耀眼奪目的兩顆巨星了。
李白是一個狂人!
“天子呼來不上船,自稱臣是酒中仙”。這是何等的狂傲,何等的狂傲不羈啊!天子在叫他,他竟然敢不去。這在那個君權至上的封建社會可是抄家滅門的大罪,在那個封建的時代李白竟然敢和皇上叫板,這樣赤裸裸的狂也正是他他與其他人的不同之處。他狂,但他也有自己的原則——“安能摧眉折腰事權貴,使我不得開心顏”。
李白是一個狂人,也是一位詩人!
在那個詩人如云,人才如雨的盛唐里。李白就像一顆永遠發光的金子一樣,總會脫穎而出。正如他自己所說:“天生我材必有用。”在盛唐這張宣紙上留下了他濃墨重彩的一筆,為本就輝煌的盛唐添加了幾分生氣。
李白是一個狂人,也是一位詩人,更是一條酒蟲!
“烹羊宰牛且為樂,會須一飲三百杯”。沒錯,這一定是李白在喝酒了,和朋友一起喝。大碗喝酒,大塊吃肉,這是多么的快活呀!“舉杯邀明月,對影成三人”,瞧!這是李白在一個人獨飲了。沒有人而李白卻可以與影子、月亮成三人,不虧為酒仙啊!
“安得廣廈千萬間,大庇天下寒士俱歡顏”。這是獨居草堂而心系百姓的杜甫來了,他滿臉愁容,帶著百姓的疾苦而來。然后他開始喊了,他歇斯底里地喊出了:“朱門酒肉臭,路有凍死骨”的千古名句,更喊出了那個時代社會矛盾尖銳的對比呀!
“君不見,青海頭,古來白骨無人收”。這是一個天子窮兵黷武,國家戰火紛飛,百姓流離失所的年代。這是一個“邊庭流血成海水,武皇開邊意未已”的社會,這更是一個“名豈文章著,官應老病休”的朝廷。面對這樣的國家,這樣的朝廷。“詩圣”也只能是“千載琵琶作胡語,分明怨恨曲中論”了。就這樣,一代“詩圣”便離開了朝廷,而他留下的文章卻為世人千古傳頌,這一點他也許早就料到了。這如他自己所說:“為人性僻耽佳句,語不驚人死不休"。
如今,李杜雖然已不復存在,但“萬世詩仙,千秋詩圣”之名卻永遠刻在了人們的心里。
正如臧克家所言:“有的人死了,他還活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