讓良善之風輕拂心田
即使這個世界充滿勞績,人還是要詩意地棲居在這片大地之上。只要相信,善意終會傳播,良善之風定會輕拂你的心田。
善意從來就不分國界,不分大小,引申而來更是不講求失去與得到。192019年,蘇聯作家高爾基在意大利的卡普里島治療,他的兒子馬克西姆也在那里住了一些日子,并在院子里栽了一些花。后來,馬克西姆先回國了,高爾基給兒子寫了這么一封信:你走了,可是你栽的花卻留了下來,在生長著。我望著它們,心里愉快地想,我的好兒子走后在卡普里島留下了某種美好的東西——鮮花。要是你在任何時候、任何地方,自己一生留給人們的都只是美好的東西——鮮花、思想、對你的非常美好的回憶——那你的生活將會是輕松和愉快的。那時你會感到所有的人都需要你,這種感覺會使你成為一個心靈豐富的人。要知道,“給”永遠比“拿”愉快。誠然!若我們只是一味追求實用的勞績,縱使有豐碩的穗粒、有甜美的飯食,卻依舊只是匍匐于地的生靈。若當真如此,我亦要贊美人類謙卑的神態與豐厚的勞績,卻哀傷于靈魂的羈旅無依。你可曾聽說,靈魂,是大地上的異鄉者?是善,讓這群大地上的異鄉者將根基扎向土地深處,卻始終向上生長,不生旁枝!
無可爭辯,實用主義的發展迷惑了我們的視線,人與人之間充斥著冷酷言行,我們忽略了善,似乎惟有孩童依然未忘記那顆彩霞般璀璨的鉆石心。那么那位賣羊肉串的阿里木,8年資助上百名貧困生,很多網友被他的故事所感動,親切地稱他為“烤羊肉串的慈善家”和“草根慈善家”。傳說貴州晴天很少,阿里木的行動卻給這里帶來了照亮人內心世界的熱烈的陽光。如是快樂的巴郎,在煙火繚繞的街市上,大聲放歌。苦難沒有冷了他的熱心,聲譽不能改變他的信念。一個人最樸素的惻隱,在人群中激蕩起向善的漣漪。只是,良善之風并沒有吹遍大地的每一個角落。我記得幾年前廣州一些不法分子利用工業酒精兌水后,在農村集貿市場非法銷售,造成嚴重的毒酒事件,中毒人數近60人,死亡十幾人。我還記得剛剛過去的毒膠囊事件,我想還有好多事我記不起來的,或許還有好多我并不知道。隱瞞真相,逃避善良的人啊,睜開眼看看,綠藤蔓仿佛撫著清風散亂的秀發,延著陽光的方向攀爬,眼眸處閃著鉆石的光,合著歡樂的奏曲,觸動你心中的那羈絆的弦,生一簇新綠!
讓這場良善之風吹得再猛烈些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