容納廢墟
我垂著,沉默,伴隨著凄涼的音符,殊不知是幾千年的沉思。心太小了,竟容納不下這荒涼的廢墟。仰頭,驚嘆,歷經(jīng)多次恍惚間心底又無時無刻不在為廢墟喝彩。
轟然坍塌的瞬間,原本無垠的草原里顯得更加蒼茫。透過那千年歷史的大幕,站在這處遺址上,感受到的河流,草木,廢墟無不透出一種無奈,有誰能猜測到它以往的輝煌分明還有殘壁斷垣,卻抵擋不住灰燼的湮沒;分明還殘留著鮮紅的血跡,卻脫不了風(fēng)雨的洗禮。風(fēng)拭干了我的眼淚,低頭俯視腳下這片廢墟,一種惋惜之情涌上心頭。側(cè)面細(xì)聽,我隱約聽到一陣俠骨柔腸的民族痛吟聲,抬頭仰望,廢墟的表面刻滿了恥辱與傷痛,我毅然轉(zhuǎn)身離去,沒有勇氣去觸碰那可悲靈魂的痛楚。心太小了,容不下這片沉重的廢墟。
一聲沉靜千年的響動,如雷聲轟然迸發(fā)。是什么開創(chuàng)了一個又一個新紀(jì)元?是什么給予人們奮發(fā)的力量?是什么推動歷史前行。是廢墟!是廢墟。∪藗兒卧粫氲皆谶h(yuǎn)離一座廢墟的同時,其實又在向另一座廢墟漸漸靠近,人類是否意識到重建的繁榮背后何嘗不是一座座廢墟。是的,我們有時迷茫,但不曾忘記,于是乎一切明朗起來。
帶著一份追憶,開始重新思考廢墟的內(nèi)涵,站在粗糲的廢墟上,望著喋血的榮辱,依舊是一股又一股磅礴蒼涼之感襲來。我陷入了沉思,是什么讓這廢墟喧囂不染,是何種力量讓廢墟永久定機(jī)在這如血的殘陽之中,任憑歷史撕扯,不改靜寂的模樣,廢墟到底意味著什么?為什么隱約中我不想逃避,冥冥中已經(jīng)開始容納接受這布滿蒼涼的廢墟,敞開心扉,縱觀歷史的興衰,北京故宮的影像顯得格外耀眼,它奢華的外表以及至高無上的權(quán)利象征著其它事物無法企及的,然而他也不過是封建專制遺物。當(dāng)面對我們更多的是一種對歷史文化的敬仰。廢墟是文化,展現(xiàn)了一代代先人才思涌動,生生不息的才智,廢墟是精神,抒寫一個民族奮力拼搏的勇氣,廢墟是歷史,記錄了一個時代浩浩蕩蕩的過去。
于是我?guī)е@顆寬容的心,從這一片廢墟走向另一片廢墟,走在崎嶇的道路上,不斷超越自我,為能容納廢墟而自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