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鄉
秋天,校園里微風陣陣,金黃意濃。陽光灑在我的課桌上,不禁想起我的故鄉。
窮鄉僻野的一隅有座不為眾人所知的小縣城,沒有高樓大廈,也沒有青山綠水。世世代代也不出一個聞名南北的人物。只有貧瘠的土地,只有零星分布的坑洼。可就是這樣的地方,正是我童年的天堂和寄托。
童年的夢是多彩的。而秋天的童年是藍色和金色的淡淡交織。金色的玉米和枯萎的金色的秸桿鋪滿田野。寬闊的公路上總有一兩條車道,約定俗成的形成了農民的曬谷場。一小半鋪滿玉米粒,一小半鋪滿玉米穗棒。一位光著膀子,滿身古銅色的男子,抄起鐵鍬,鏟起一小撮玉米粒,迅速的甩到天上,一些零零碎碎的雜質紛紛揚揚飄走,留下金色,堅硬,香醇的玉米粒。公路上的曬谷場一直伸到天際,深入廣袤的藍色。
我愛這片熱土,還在于有我的伙伴們。他們都是那么天真,熱忱。讓人們忘記他們的相貌,忘記他們的門第,只是深深的愛著他們。他們也是如此地對你,眼神中充滿希望,力量和澄澈。我們一起做著小游戲,跳三角,跳皮筋,那些在那時都見慣不慣的游戲,現在卻儼然成為最奢侈的向往。
飛鳥在清晨的黎明,站在窗臺上,雨搭上,樹葉間。婉轉的叫聲映入半睡半醒的人耳,微藍滲透在意猶未盡的黑夜里。遼遠的雞鳴也是浩浩蕩蕩,但又溫柔多情,呼喚著天藍的到來,呼喚著太陽的普照。墻上胡亂繪成的圖畫輪廓,一點點的清晰起來。然后思緒也清晰了起來了。
故鄉,一個讓人魂牽夢縈的地方。我的靈魂是故鄉云的升騰,我的軀體是那貧瘠泥土最慷慨的付出。為什么我的眼淚常常在城市的氤氳里流下,引用艾青的話“那是我愛這片土地愛得深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