憑吊烏江
生當作人杰,死亦為鬼雄。至今思項羽,不肯過江東。
——題記
斜陽西下,落日熔金,烏江畔。滔滔江水東逝去,淹沒不了你身先士卒的身影,淹沒不了烏騅馬的仰天長嘯,淹沒不了虞姬的琴聲,淹沒不了歷史的銘記。
滔滔的江水,悲鳴的野鴉。曾經“氣吞萬里如虎”的你,如今已是黃土一抔。若干年后,透過古老的史冊依舊可見你怒睜環眼、倒豎鋼髯的氣魄。你的“破釜沉舟”“取而代之”依然是名垂千古。想當初,破秦軍,攻咸陽,手握長矛,身跨烏騅,往來廝殺,但見手起處,衣甲平過,人仰馬翻,你勇不可擋。“力拔山兮氣蓋世”,至今還是無人企及的神話。
但,你還是敗了,被劉邦打敗了。正如范增所言:“豎子不足與謀!”劉邦深知只有摧毀你的意志才能徹底消滅你。于是,四面楚歌,霸王別姬。當你孤身一人按劍站立在烏江畔時,當你身后是一片黑壓壓的大軍時,你義無反顧地殺入如潮水般的敵陣里。于是透過層層血污,你抽出寶劍以一個英雄的風姿涅。敗了,你勇敢地敗了!痛惜霸王!是“鴻門宴”敗了你,是“背關懷楚”敗了你,是“四面楚歌”敗了你,更是“不肯東山再起”敗了你。
勝敗乃兵家常事,只因“天之亡我,我何渡為”就使你徹底絕望,將得來的江山拱手相讓。我深知你的忠信,深知你的“患難與共”。但你既是一方君主,你就必須對自己負責,對江東十萬黎民百姓負責,對天下負責!你不能以死來勸慰自己的子民,不能以死來表示對國家的忠心。如果你是一個君王,就應該急渡烏江,整頓軍馬,以求來日東山再起!
彭城之戰時,劉邦驅車領殘兵敗將逃回蜀地,好幾次因為馬車超重而狠心將兒女推下馬車。或許劉邦的所為會背來一世罵名,但一個要一統天下的君王必須敢于拋舍,敢于以天下蒼生為重。正因劉邦有如此胸懷,歷史才演繹了“霸王別姬”的悲劇。
長達四年的楚漢相爭結束了,你名留汗青。然而一個新生的王朝,卻是長達四百年之久的大漢。
當“拔山舉鼎”的傳奇退色成一頁泛黃的史冊,當斜陽下,漢家小兒歌唱“大風起兮云飛揚”,你化作了一抔黃土。于是秋風一陣,掀起了《史記》發黃的紙頁。
落日熔金,烏江畔,江水滔滔,遠處的楚樂余音繞梁。依舊是那首千古傳唱的詩:“至今思項羽,不肯過江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