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受詩意之美
漫步在雨后的清晨,不禁想起韓愈的:“天街小雨潤如酥。”耳畔傳來陣陣清脆的鳥鳴,心里油然而生一種快樂,隨著那“沙沙”的春風,我打開了詩意的大門。
小學的我,背誦著李太白的《靜夜思》,那“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給了我無限的遐想,兒時的我會在半夜拉開窗簾,尋找那抹詩意。晈白的月光傾泄入屋,小小的人兒坐在臺階上,四周會有樹葉隨風吹動的聲音,冷意襲人。卻依舊改變不了我心中的向往,抬頭望向那圓圓的月兒,可謂“舉頭望明月”,白白的月光盤里有些凄然,只不過是那時我還不懂“思故鄉”罷了。
初中的我,在老師的引導下,學習了蘇軾的《水調歌頭》,那“明月幾時有,把酒問青天。”的豪邁令我為之一振,在這個美好的月圓佳節,獨自在外的莘莘學子或許會潸然淚下,他們亦會明白:“人有悲歡離合,月有陰晴圓缺。”這是一種自勉,畢竟“此事古難全”只求遠在異處的家人能“共嬋娟”了。
現在的我,每走在校園的“若水回廊”總會放慢腳步,看著春花爛漫的花園,春陽迎著月季的攀枝層層疊疊的映在鵝黃的墻上,留下一圈圈美好的光影。體會著瞬間的暖,我們總是往前跑,有時為什么不慢下來呢,感受你忽略的風景呢?就像這“若水回廊”,我每一次的燥熱都會被這抹美好沉寂,我會寫篇文章,做首詩歌,哼段曲子來懷念那份美好,那份油然而生的詩意。
回過頭來,不禁感觸甚深:人亦美好,則生活也處處富滿生機,洋溢著詩意。生活的美好是一叢花、一棵樹、一闋月光,或是早上的小米粥,月下的煮毛豆。我們的生活只要你細細品味就會奇跡地發現:哦!原來生活中也有詩意,多么美,不是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