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夏
傳統的文化源遠流長,淌過春秋,淌過冬夏。
一幅幅秀麗雋美的畫卷,映出五千年的文明。在數不清的日子里,它展示著人們由笨拙單調的圖案走向絢麗奪目的濃墨重彩,潑墨揮毫間,五千年的歲月逝去,留下或豪情或細膩的眷戀。
繁榮與昌盛停滯在薄薄一張紙上,留與后人評論欣賞。
詩詞散論數不勝數,徜徉在長河中,品讀著字字句句,恍惚間看到了漢衣少年,捧書而坐,對著一池荷蓮,皎月明星,微風吹拂,發帶拂亂搖綴,溫文爾雅。
風一更,雪一更,聒碎鄉心夢不成,故園無此聲。
寒風冷月,風刮瑟瑟,獨立樹旁,只道心涼。
戎馬廝殺,高墻落石,狼煙染高,保家衛國。
畫面逼真,歷歷在目,嘶吼咆哮,血性兒郎。
當長河斷流,龍困淺灘,一場場無情的戰爭,掠奪了土地,殺害了無辜百姓。
傲然挺立的少年被打擊的傷痕累累,病痛纏身之下,不屈的傲骨仍在。
紅旗高揚,雨落入地,淅淅瀝瀝,洗刷著血染的長空。
少年仍心存驕傲,頂天立地。
彩燈炫目,摩踵擦肩。
海上船舶,往來交易,承載著千年昌盛與落寞的土地,迎來了外來的使者。
新鮮的潮流文化沖擊著早已被人們厭倦的傳統。華服少年踏步向前,繞過古老的小巷,跨過美麗的街道。
霓虹燈閃爍,陌生的歌謠傳遍大街小巷,少年迷失在了路口。
你為何執意遠行,你為何遠離家鄉,你為何為他人添加磚瓦?
你在哪里,我的少年郎。
斑駁的木門吱呀闔上,老舊的唱腔戛然而止,灰塵四揚,這歌謠你聽懂了多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