榆錢兒
所有的美麗都會在時間中沉落。
我的戶外有一株榆樹,榆錢兒是在這春意最濃的日子里凋零墜落的。我撿起幾個來看,一個個干癟的薄片里包裹著一小團鼓鼓的東西。
這些榆錢兒曾象花兒一樣在榆樹的枝頭一簇簇綻放,綠得發亮。這也是這棵老榆樹一年一度的盛景。如今,離開母體的榆錢兒已干得有些蒼白,卑微地流落于塵土之間,象是生命美麗過的星星余燼。
風起時,榆錢兒已滾落一地,隨風振顫的薄片搖出輕微的聲音。地面上蕩起陣陣微弱嘶啞的鳴唱。
一場春雨之后,窗臺前的泥縫里探出一個稚嫩的小芽。我仔細地看,那是從榆錢兒中間鼓鼓的東西里鉆出來的,薄片已經腐爛歸入泥土,只留下一些痕跡。我心中一動,原來每一枚榆錢兒都是一粒種子。這中間突起的部分象是一顆心,里邊包藏著生命的所有信息和生生不息的力量,這干癟的薄片象是翅膀,它使生的愿望飛向遠方。我也更覺得榆錢兒從天空的墜落是多么地美麗和莊嚴,它是帶翅的飛翔,承載著生命的希望。這一枚枚榆錢兒多象是一枚枚金幣,它是生命之幣,閃耀著靈性的光芒。
三,四天后,小芽長出了幾片葉子,逐漸具備了榆樹的雛形。它隨風的輕動似乎示現著生命的柔弱和適時而動的頑強。
太陽照臨時,小小的葉片已盡情地舒展朝向太陽。細嫩的葉芽在軀干上螺旋狀的排列中依次而出。小榆苗從根到莖,從莖到葉,從葉柄到葉脈等等,它的每一部分都呈現著和諧的比例和完美的結構。小葉片薄而鋪展的形狀保證了它能以盡量少的材料去形成最大的面積從而得到更多的陽光。這一切好象緣于一種設計,一種完美的設計,設計者是誰呢?我們真的很難透過造物的面紗看到它真實的面龐。
生命是多層次復雜的結構。從原子到分子,從分子到細胞,再到組織器官等等,是它們和諧地相互作用才使得生命得以實現。我伸出手掌和小榆苗的葉片作比,我知道,在生命體的內部有著驚人的美妙旋律,那是造物的琴聲。在更微觀的層次上,dna分子鏈控制著生命的生長,使得生命體的各部分形成各自所應有的形狀和比例。從這個層次上看,我們的生命得以實現和達成與這小榆樹沒有多大的區別,我們以相同的法則在這個世界上存在著。我們和小榆樹雖有表現上的很大差別,但也只是生命存在的細枝末節的差別而已。
我們見到了太多的生命,花草蟲魚已充塞視野。也正因如此,我們對生命的美麗才視而不見。如果我們能在宇宙中漫游,會發現幾乎所有的星球世界要么其熱無比,要么漫荒冰冷。生命實在宇宙中的神奇現象。從巖石,土壤和水中脫穎而出的生命具備著萬千的形態。生命作為物質現象,它居于宇宙物質存在之鏈上最復雜的一端。生命也因其復雜而柔弱,因其柔弱而美麗。生命是宇宙中柔弱而美麗的花朵!
小榆苗的生長是它內在秩序的和諧交響。我們能以寧靜的心聆聽造物的旋律嗎?我厭惡目的論對世界的解釋,可當面對生命內在秩序的和諧完美,在被深深地撼動之時,總有茫然的無知和困惑。生命緣于水和土壤,緣于無意義的原子和分子。而宇宙則從無意義達成意義,從無目的達成目的,從無意志達成意志。當我們以有意義或有意識自居的時候,我們的手能伸到物質和現象的背后觸摸到宇宙的靈魂嗎?
造物的無窮智慧讓我深深地敬仰,也讓我深深地敬畏。注視著小榆樹,它象一尊神,我在以虔誠的心供奉它。
一股潮濕的風吹來,我的心幾乎要融化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