選擇
生與死。
汨羅江畔,狂風呼嘯攜裹著一道小削瘦的身影。屈原緩緩的行走著,身后,兩行清晰的足跡。“長嘆息以掩涕息,哀民生之多艱!”孤獨的低吟,泣血的哀鳴,天地都為之變色。眼看百姓們處于水火之中,他心痛,卻也無能為力。自己是繼續(xù)存活在這個世上,看著敵人統(tǒng)治著這殘破的江山嗎?不,他自問,自己做不到。回首,看這個灰暗的世界最后一眼。抱石,投江。滾滾流逝的汨羅江水,擁抱著一個高貴的靈魂。
屈原,最終選擇了與楚國共存亡。
富貴與忠心。
大草原上,風沙肆虐,持節(jié)的蘇武在大漠黃沙中漸行漸近,懷抱漢匈和睦的夙愿,卻被單于扣留。一身傲骨正氣,一片赤膽忠心的他,不被單于“千金封侯”的許諾而引誘,數(shù)次自殺,誓死不降。冰冷的地窖里,他將羊毛與草皮就著冰雪咽下,卻依然固守著對大漢的忠心。“生為大漢人,死為大漢臣”,他以執(zhí)著的信念,耿耿的忠心震撼了單于,昭示著自己至死不渝的赤膽忠心。
蘇武,最終選擇了忘卻富貴,銘記忠心。
權利與自由。
金鑾殿里,歌舞升平。你醉飲千杯,阿附權貴,為皇帝歌功頌德,這些并不是你想要的,“安能摧眉折腰事權貴,使我不得開心顏!”于是,你離開了那巍巍唐廷。長安街上,路邊酒店,一首詩換一壺酒,“自稱臣是酒中仙”。
李白,最終選擇了放棄名利,重獲自由。
選擇,是上蒼賦予我們的權利,我們應正確行使。即使我們比不上屈原那么愛國,也沒有蘇武的忠心,更沒有李白那么崇尚自由,但我們做出的選擇應無愧于天地,無悔于靈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