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二關于和諧的話題作文三篇
篇一
“天空的和諧,是穿一身蔚;森林的和諧,是穿一身碧;陽光的和諧;是鍍一身金。”他們的和諧有如鉆石般耀眼,又似砂礫般平凡。在我看來,和諧是人世上最遙遠卻又觸手可及的一種事物。
和諧,便是一份模糊。
時光匆匆,流年似水。我長大了,童年便像一片葉子,從樹上飄落了下來,再無法重回大樹,只是依然翠得耀眼,那時總愛望天,幻想著自己能融入那片蔚藍,那時也愛躲進“小房子”里,看調皮的雨滴在微風中嬉戲,那時的我和伙伴們奔跑在細雨中,歡快的忘乎所以。
現在,依然是抬頭望天,但總有一種悵然若失的感覺,藍天、青草,或許真的少了些“東西”。
和諧,便是不和諧中的完美。
記得,幾年前學過一篇文章,他講述了一位老人與鳥的故事。這位老人能如此的與這些精靈們相處,這必是和諧了,這老人是位善人,那些鳥想必也是善的精靈了。
和諧,便是善與善的對白。
和諧不是成堆的鈔票、靚麗的衣服、遮掩痛苦的酒精,是心靈深處發出的一種感知,這種感知有影響力、有親和力,他會使所有人秩序井然,而不是亂叫亂嚷。
和諧也是一種美吧。
如果你試著將模糊、完美、對白、美演奏出來,再和上和諧,那么你將會得到和諧之韻。
篇二
一輛卡車有一個承載量,超過了這個承載量,它便會停滯不前甚至支蹋架散;一個人的心靈也有一個承載量,一旦超載,它便會扭曲變形。
每天早晨帶著媽媽“注意安全”的叮囑出門;每天望著老師飽含期望的目光;每天感受同學友愛的笑容;每天讀著那印滿鉛字的書本和資料……我們的心靈承載著一份重量――愛的重量。
每天聽著別人優秀的發言;每天望著別人作業本上的“優秀”和自己作業本上的“?”;每天想著不久就會到來的高考……我們的心靈承載著又一份重量――競爭的重量。
常常忍受疲勞的折磨,常常面對失敗的壓抑,常常感覺無奈和無辜……我們的心靈依然承載著一份重量――困難的重量。
這些重量疊加在一起,很重。可是我們的心靈在承載的同時,又在不停的“減負”:我們讓自己健康地成長;我們不停地把知識裝進自己的頭腦;我們每天對同學報以同樣友愛的微笑;我們不斷地克服困難,解決困難;我們不斷地發展和完善自己,奮力地趕超別人……這些都是我們的心靈在不斷承載的同時,又在不斷地卸重,從而達到了自我的和諧。
“問君能有幾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東流。”“此情無計可消除,才下眉頭,又上心頭。”“塞上長城空自許,鏡中衰鬢已先斑。”李煜、李清照、陸游把亡國之痛、相思之苦、難酬壯志之悲融入了字里行間;少年時代的高爾基把艱苦生活的重壓放入了一本一本書籍里;魯迅把憂國憂民的重量放在他敏銳的思想和犀利的筆尖上……這些,都是能正確處理承載與承載的關系,最終達到了完美的自我和諧的典型例子。
我們每一個人的心靈都要別無選擇地去承受一份又一份重量。我們只有用適當的方式去不斷地卸下重量,就會使我們的心靈不扭曲,不碎裂,最終達到“心靈的和諧”。如果不想方設法卸下那一份又一份的心靈重量,我們的心靈就會超載,失去平衡,甚至造成“心靈毀滅”。有人因求職失敗而自殺;有人因高考落榜而墮落;有人因感情失意而變態;有人因工作不順而失落……這些,都是一顆顆心因為超載、因為心靈的不和諧而走向毀滅的典型例子。
承載一份愛的重量,我們應該付出同樣一份愛;承載一份競爭的重量,我們應該勇往直前去接受挑戰;承載一份挫折的重量,我們可以付出同樣重量的決心和汗水……只有這樣,我們的心靈才會永不超載,永遠和諧。
篇三
人們常說距離產生美,而我今天要說的是和諧產生美。
因為師生和諧,所以產生了民主的課堂。在我們(1)班,學生與老師既保持師生關系,又有一種說不出的親切感。正是因為我們老師的和藹可親,胸懷寬廣,不拘小節與同學們的自覺、認真和樂觀,所以我們和老師才配合得天衣無縫,好像我們與老師前生有緣似的。每每學校里布置下任務,無論大小,老師與同學都認真對待。所以,學部的一些重大活動都交給我們(1)班承辦,因為我們的凝聚力是的。在拿上課來說,雖然我們與老師在平日里勾肩搭背、無所不談,但是在課堂上有鐵一般的紀律,還沒見過誰在語文課上違反紀律的。課上,對于老師的問題,同學們無一個不是在苦思冥想,回答問題時,更是積極踴躍,課堂進行井然有序而不乏熱烈。
因為同學和睦,所以班級如同一個溫馨的家庭。我們都如親兄弟一般,親密無間,當然,偶爾的小插曲也是有的。只要一有同學鬧矛盾,同學們都來調解。有的七嘴八舌話幫他們分清責任,也有的同學勸他們握手言和,總之鬧矛盾不到三分鐘就解決了,兩位冤家也冰釋前嫌、和好如初了。
同學謙讓是和諧,師生互敬是和諧,總之和諧如空氣一般無處不在,也正是和諧才把我們同學、老師緊緊栓在了一起,共建了一個具有和諧美的集體。
所以我說——和諧產生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