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頭剪刀布
石頭剪刀布
我正坐在窗臺,被老媽逼著看我不喜歡看的《水滸三國》。天氣很好,太陽很大。樓下,一群小屁孩——和我當(dāng)年一樣小,正在玩著什么,喊著什么,樂此不疲——和我小時候一樣。
我放下書,專注的看著,看著看著,聽著聽著,原來,他們在喊“石頭——剪刀——布”,每一個音都拖的很長,為了有時間思考該出石頭、剪刀還是布——和我們小時候一樣,他們在猜拳。
“切,這么簡單的游戲,小孩子,幼稚!”雖然嘴上是這么說著,眼睛,卻離不開了,書,也看不進去了。索性看著他們玩這最簡單的游戲。樓下的孩子,是那樣的高興,是那樣的滿足,仿佛全世界都是他們的,那么,這世界該有多小哇。
回憶起來,八年前的我,和他們應(yīng)該差不多大吧,滿腦子不也都是石頭剪刀布嗎?只要朋友在樓下一喊:“袁曉穎,下來玩。”我定能停住手中的一切大事小事,也不顧媽媽同不同意,就坐電梯下樓了。我家住三樓,坐電梯挺快的,可我每次都嫌電梯不夠快。下來后,不管是玩捉迷藏躲貓貓還是蕩秋千蹺蹺板,我們都要先猜拳。誰贏了,誰就先來。于是,猜拳的時候,心中多了一份期待,驚喜或遺憾。
在石頭、剪刀和布的穿插中,我們長大了。我們帶上了紅領(lǐng)巾,我們有作業(yè)要寫,在樓下再也聽不到我們的笑聲,偶爾有時間去找朋友們玩,也不過是這個在練琴,那個在寫作業(yè)……石頭剪刀布已經(jīng)被忘了。
再后來,學(xué)校中繁重的學(xué)習(xí)任務(wù)讓我們喘不過氣來,我很忙,我知道大家都忙,很多時候一個人孤零零的,我想,我們都失去了屬于我們的“石頭剪刀布”,失去了那一份驚喜和期待……很多時候,我喜歡上q,不為什么,為的只是可以找一個說話的人,其實我更喜歡“石頭剪刀布”,一直都是。
現(xiàn)在,石頭剪刀布對于我來說,沒有意義,就像——我早就不再喜歡看動畫片一樣。只是每次聽見那一聲聲拖得老長的“石頭——剪刀——布”,就會想起我們的小時候。
漸漸地,我發(fā)現(xiàn),就算沒有石頭剪刀布,太陽還是會照樣升起,不是嗎?地球還是會每天繞著地軸自轉(zhuǎn),每年斜繞著太陽呈67°角公轉(zhuǎn),不是嗎?
再見了,小時候。
再見了,石頭剪刀布。
初二:passer 穎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