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裳》讀后感
人生如此精彩,雖然我們不會像柯察金·保爾那樣偉大地把生命獻給世界上最壯麗的事業(yè),但我們也不因虛度年華而悔恨,不因碌碌無為而羞愧,我們會堅強地生活著每一天……堅強,就會讓生命變得如此美麗。
一個黑色的日子,一個一輩子也抹不掉的傷——2019年5月12日,我想每個人都會難以忘記這個沉痛的日子,汶川大地震......而秦文君的《云裳》就是為了紀念那些離開的人,為了鼓勵那些幸存卻需要面對種種不幸的人,尤其是那些堅強面對生活的孩子們。它讓人感動于在大災面前,人性的堅強和人間的大愛。雖然生活中總有不幸,但是大愛常在,生活總會充滿陽光,這也正是小說要傳遞給小讀者的力量和精神。
這篇長篇小說主要寫了在太婆婆過九十五歲大壽的這天,周天驕打碎了太婆婆最喜歡的花盆,這事就讓人心里不爽了,偏偏姑父遲遲不回,回來時卻忽然變成了小偷。當大家正努力平息這一切時,更大的自然災害卻突然發(fā)生了。5月12日14點28分,大地震來了,瞬間,美麗的教學樓塌陷了,熱鬧的城市也成了一片廢墟,鮮活的生命頓時如花凋零……那時云裳他們正在上謝老師的語文課,他們都喜歡謝老師。可在他的課上,忽然山搖地動了。云裳嚇暈了,謝老師想救護云裳和心心,但當云裳醒過來時,發(fā)現(xiàn)自己被壓在瓦礫中,謝老師被壓得平平的。云裳和小伙伴得救了,老師卻身亡了,她們痛苦不已。可云裳克服了恐懼,還給自己的小伙伴講好聽的故事,這時,小伙伴渴了,問云裳要水喝,可云裳只剩下一點水了,云裳毫不猶豫地把水給小伙伴喝,最后由于小伙伴頭部被砸傷,流血太多,不幸離去。云裳幸運地活了下來,她的堅強讓人感動,更讓人敬佩!在親愛的老師離去后,最好的小伙伴也離去了,這給云裳的心靈帶來了極大的傷害。讀到這兒,我的眼淚不由自主地流了下來。頓時,我明白了什么是善良,偉大和無私奉獻。這位老師更值得我們尊敬,在大地震中,他寧愿犧牲自己,也不讓同學們受到傷害,從他身上我懂得了無私和偉大。而云裳把自己僅剩的水給了小伙伴,我懂得了善良。云裳的舉動讓我感觸很大,是的,每一個人都應該有一顆善良的心,在別人需要幫助的時候,伸出援助之手。
說到這里,我問了問自己,如果我也發(fā)生同樣的事情,我會忘了自己的需要,而去給予別人嗎?也許從前的我會冷漠地一口咬定“不會!”但是當我細細地品嘗了秦文君的《云裳》,我深深地感到愧疚,從前的我是多么可笑,那是多么的不應該。有一句話說分享會得到更多的東西,對,奉獻也一樣,即使云裳的小伙伴最后還是不幸離去,但那也是很值得的,因為云裳奉獻了僅有的水,滿足了對方的需要,這種精神讓人敬佩。我有幸讀到這篇長篇小說,讓我得到如此大的禮物,仿佛就像是照亮我人生的一盞明燈。
云裳和遇難的孩子們,讓人感動,更讓人敬佩。回看我們自己,比起大山里的孩子,荒漠里的孩子,在大地震中遇難的孩子,跟他們相比,我們是多么幸福,我們應該深感愧疚。面對他們的不幸,我們不僅要給予他們同情,我們應該在那么美好的環(huán)境中珍惜所有,在遇到困難的時候更不應該屈服,要堅強地面對。我們生活在無憂無慮的環(huán)境中,卻常常不懂得珍惜,卻埋怨條件不如別人,卻不能夠經(jīng)受一點困難的考驗。生活中遇到了一點兒困難,就希望父母的呵護、別人的幫助,而當別人有困難時,卻常常熟視無睹,想一想這些在災難面前勇敢無私的人們,我們難道不會感到羞愧,感到無地自容?
《云裳》的故事讓我受益匪淺,無論在怎樣的艱難困苦面前,都要挺起身體,勇敢面對。它更教育我,要做一個對別人有用的人,就要從眼前的小事做起,要有一顆為別人奉獻的金子般的心靈,不能整天光想著自己,想著舒服。每個人都要努力鍛煉自己,成為一個堅強的人。堅強,才會讓生命變得更加美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