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駱駝祥子》——黑暗中的理想之光
提起老舍,除了《四世同堂》、《茶館》便是《駱駝祥子》——一位北平人力車車夫的一生,一部生活在底層,被剝削、被壓迫的勞動人民的血淚史,生活坎坷,不見光明,貧苦的人們生活在水深火熱的深淵中的圖景。
在這幅畫里有許許多多形象飽滿,有血有肉的人物——曾經要強、善良、正義、堅毅、頑強、充滿理想與朝氣的祥子;潑辣、陰險、精于算計、好吃懶做、敢于追求幸福的虎妞;溫文爾雅、寬和善良、熱心民主的曹先生和善良、命運多舛、淳樸、美麗、要強的小福子……他們一筆一畫地給這幅畫添上了一層又一層或暗淡或微亮的顏色。
我非常佩服祥子,第一次買車前,硬是攢錢3年,雖然作者一筆帶過,期間苦累心酸與初買車第一次撫摸時內心的五味陳雜跳出書本,自然浮于心頭,心生敬佩與惆悵。他是一個信奉“流自己的汗吃自己的飯,自己的事情自己干”的獨立、老實、堅韌、吃苦耐勞的勞動者,即使自己的一切——車,被搶了、被賣了,錢也被勒索敲詐了,但是他堅持了很久,并且和身邊目光短淺、渾渾噩噩、滿身惡習、世俗的車夫形成了鮮明的對比。究竟是什么原因,才能讓他“出淤泥而不染”——車!祥子三起三落,隨著買車夢想的即將實現而跌宕起伏,買一輛屬于自己的妥帖干凈漂亮的車是他畢生的理想,正是因為這個理想才讓他與黑暗社會中的黑暗陋習站在了對立面,才能讓他在那個黑暗、自私、無情、混亂的社會顯得那么“扎眼”。他堅持了很久,可是最終還是因小福子的死,而掐滅了心中剛剛燃起的,微弱的,隨時可能熄滅的理想之光,讓它再也燃燒不起來。從此祥子變成了麻木、潦倒、自私、自甘墮落、貪圖小便宜的“人”。看著書本的結尾,心中的佩服轉而化成了同情與悲憫——“體面地、要強的、好夢想的、利己的、個人的、健壯的,偉大的祥子,不知陪著人送了多少回殯,不知道何時會把他自己埋起來,埋起這墮落的,自私的,不幸的社會病胎里的產兒,個人主義的陌路鬼”。
祥子最后如何了呢?書上沒有答案。他也許在寒冷的冬天坐在寒冷一隅,身上穿著單薄的衣服,既不后悔盛夏把棉襖當了買酒喝,也不后悔把昨天搶生意得來的幾個銅板買煙抽,就這樣呆呆地坐著,心里什么都不想,猶如行尸走肉。天氣驟降,祥子凍死在那里——沒有解脫與不舍,也沒有人發現他,他就這樣悄無聲息地走了。
讀完此書,除了深感當時社會的黑暗、自私與墮落和現今生活的幸福,更重要的是從祥子的三起三落中讓我明白,每個心中都應當有一輛要買來的“車”——不停奉獻而去追尋的理想。它曾經讓祥子在那樣的社會活的朝氣勃勃、充滿斗志,但也讓祥子在那樣的社會自甘墮落。有理想的人生即使是遇見天大的挫折也會變得有意義。祥子最后沒有堅持下去,這是因為那個社會已經不會再給祥子任何機會讓他接著去追尋他的理想了。但是現在不一樣,現在已經不再是黑暗、墮落了,所以面對的困難肯定也要比祥子所面對的小得多,世界不會放棄我,只要我還堅持自己。祥子想要堅持,但還是成了“個人主義的末路鬼”。擁有如此舒適條件的我,倘若再不堅持下去,輕言放棄,簡直是讓人萬目睚眥!少年有志,將來長大理想五花八門,科學家、作家、畫家、總統、經理……還未實實在在地為理想而奮斗,便被自怨自艾的考試失誤、被老師善意的批評所打倒,真讓人嗟嘆!“裝睡的人叫不醒”,自己不努力誰替你奮斗?
也許會遇見形形色色的挫折、不順,但是理想與目標正是迷茫與混沌無光的指路燈,不要讓寒冷與冽風將其吹滅,迷失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