魯迅對不同地方的感情對比
一談到這兩個截然不同的地方,不僅會令我們想到兩種天差地別的生活,一個地方充滿了歡樂,而另一個地方布滿了嚴肅的氣息。但是魯迅對這兩個地方的感情上又有怎樣的差別呢。首先是百草園,在這里魯迅必然是無比喜愛和留戀的,他喜歡這里的每一草每一木,這里是他生活的樂園,這一點從魯迅描寫百草園的字里行間,便流瀉出了濃濃的喜愛和懷戀之情,這也就形成了和后面寫三味書屋的一個強烈的對比。百草園和三味書屋的差別可謂是天堂和地獄的化身。百草園就像是天堂,那里有使人留戀的東西,令人陶醉于其中。而三味書屋呢,也只有地獄的份了,枯燥乏味,錯了還要被先生責罵,不能玩,只能讀書了。但是魯迅對三味書屋到底有什么樣的看法呢?
一提到三味書屋免不了想起那位學問高,思想超前,又有一點嚴厲的老先生也就是魯迅的私塾教師壽鏡吾。他其實并不很嚴厲的,他并不像其他的先生一樣封建,換種方式講,他是疑問學問高超但并不用封建時代所謂的體罰來解決問題的,它可以使學生們感到親切,同時又不失去一個教師的威嚴。也不難看出魯迅對這位先生更多的是敬佩。他在院子里看到了好玩的東西,很多人圍觀,而先生并沒有立刻叫他們回去,而是到了人雜亂的時候才發號施令的。而對于讀書時老師的陶醉,大家更是找到了玩耍的好時機。在這種學習中尋找樂趣的生活不僅僅使作者學到了很多的知識,還獲得了很多深刻的回憶,這回憶并不比在百草園的記憶遜色,甚至比那里的記憶還要深刻。在那里,魯迅經過自己的努力不斷的學習,當然,在學習的過程中自然也有了新的樂趣,從文章中能看出在三味書屋的有趣的事情也是很多的,同時也受到了先生的賞識,學習的內容也越來越深。所以我認為這并不是一個前后對比的關系,實際上百草園有百草園的好處,三味書屋有三味書屋的樂趣,也可理解為,玩有玩的樂趣,學習有學習的樂趣。而這兩者之間并不是矛盾的,而是同時存在的,在玩之中可以領會大自然風情,而在學習之中也可以感受到師生之間的樂趣。所以,這么一想,我便不再認為前后是明顯的對比,相反作者可能會認為三味書屋的生活更加的有意義,不像百草園一樣漫無目的。
通過對作者言語上的分析,似乎能得出一些課本上沒有的想法,從一開始讀這篇文章我便認為這兩個地方之間是對比,而現在又有了不一樣的想法,然而到底魯迅的想法到底是如何的,還需閱讀大量的文章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