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伊索寓言】有感
寓言是一個魔袋,袋子很小,卻能從里面取出很多東西來,甚至能取出比袋子大的多的東西。寓言是一座獨特的橋梁,通過它,可以從復雜走向簡單,又可以從單純走向豐富,在這座橋梁上來回走幾遍,我們既看見了五光十色的生活現象,又發現了生活的內在意義。寓言很美,美在簡潔,美在內涵,美在語句。
大家都聽說過【放羊的孩子】的故事吧。這個孩子很喜歡說謊,愛搞惡作劇。有一天,他在山坡上大聲喊叫:“狼來了,狼來了。農夫聽見了,紛紛拿著農具去救羊,結果跑到那兒,卻不見野狼的蹤影。這個孩子覺得好玩便接二連三地騙農夫們,他們被愛說謊的孩子捉弄了兩三回后,再也不相信那個孩子的話了。后來有一天,狼真的來了,任憑孩子怎樣呼救,農夫們卻不理他。結果,他的羊群全被狼吃掉了。這個故事告訴我們那些說謊話的人,即便再說真話也無人相信。“人無信則不立”誠實不說謊是做人的基本原則。當沒有人相信你所說的任何東西的時候,你的人生就失去了意義。所以我們一定要做一個守信用的人。否則,受害的是自己。在現在的社會上有多少人講誠信呢?在商店里,偽造假冒產品;在買東西,給一張假錢。在現在的社會上不講誠信的人隨處可見。而我讀五年級的時候,我也失信過于別人。有一天我的朋友要我跟她去玩,約定在星期六早上九點的時候在學校門口見。到了星期六,我吃完早飯,準備出去。媽媽叫住了我,對我說:“我要出去一趟,你去不去,去的話,我給你買新衣裳。”我被新衣裳蒙蔽了雙眼,興沖沖地跟媽媽出去了,完全忘記了要陪朋友去玩。過了不久,媽媽忙完了她的事情,就陪我去買新衣服了,我高興得一蹦三尺高。到了第二天我到教室正要分享我的喜悅的時候,我才發現我的朋友已經不理我了。這時我才發現誠信是多么的重要啊!到現在我還后悔,可是世界上沒有后悔藥吃啊。
還有一個故事給我映像很深,那就是【農夫與鷹】。有一天,農夫發現一只鷹被捕獸夾夾住了,他見鷹十分美麗,驚訝不已,于是便把鷹放了,鷹表示永遠都不會忘記他的恩德。到了一天,鷹看見農夫坐在將要倒塌的墻下,就立刻朝下飛去,用腳爪抓起他頭上的頭巾。農夫站起來去追,鷹立即把頭巾丟還給他。農夫拾起頭巾后,回過頭來一看,卻發現在他剛坐過的地方,墻已倒塌了。他對鷹的報恩十分感動。這個故事告訴我們人們一定要知恩圖報,做了好事的人也一定會得到好報。人活在世上,總會受到一些人的關心和幫助。比如我們的父母、老師和朋友。古有名訓:“投之以桃,報之以李。”讓我們做一個樂于助人的人吧,只要人人都獻出一份愛心,這個社會一定會變得更加美好。有一個歷史故事,也是關于感恩的。韓信小時候家中貧寒,父母雙亡。他雖然用功讀書、拼命習武,然而,掙錢的本事卻一個也不會。迫不得已,他只好到別人家吃“白食”。為此常遭別人冷眼。韓信咽不下這口氣,就來到淮水邊垂釣,用魚換飯吃,經常饑一頓飽一頓。淮水邊上有個老奶奶為人家漂洗紗絮,人稱“漂母”。她見韓信挨餓挺可憐,就把自己帶的飯分一半給他吃。天天如此,從未間斷,韓信發誓要報答漂母之恩。韓信被封為“淮陰侯”后對漂母分食之恩始終沒忘,派人四處尋找,最后以千金相贈。這個故事也告訴了我們感恩的重要。
【伊索寓言】告訴了我們很多的道理,但是人活在世上,最離不開的就是誠信和感恩,讓我們做一個講誠信,會感恩的人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