滴水穿石的成語故事
滴水穿石原意是水滴不停地滴,滴久了也能把石頭滴穿。現在用它來比喻堅持不懈,集細微的力量也能成就大事業。例句:書法的練習需要持之以恒,要有滴水穿石的精神。
張乖崖:即張詠,山東鄄(juàn)城人,謚號忠定,亦稱張忠定,是北宋太宗、真宗兩朝的名臣,尤以治蜀著稱。 北宋仁宗時期,士大夫們甚至將他與趙普、寇準并列。
【成語故事】
張乖崖被任命為大宋朝崇陽縣縣令,走馬上任已經有一段時間了。可是最近他總是悶悶不樂的,因為崇陽縣的盜竊之風盛行,一直沒有得到有效地制止。甚至有愈演愈烈的趨勢,就連縣衙的錢庫也難逃厄運,連連發生錢、物失竊案,這更使他坐臥不安。
有一天,張乖崖親自帶領下屬,在衙門周圍巡邏。走到縣衙的錢庫附近,忽然看見一個管理縣衙錢庫的小官吏,從錢庫里慌慌張張地走出來,迎面碰到了張乖崖一行,掉頭就想往另外一條路上去。這引起了張乖崖的懷疑,他趕緊把庫吏叫住,嚴厲地問道:“喂,你這么慌慌張張干什么?”那庫吏一驚,結結巴巴地說:“沒,沒什么。”
張乖崖見此情景,聯想到縣衙錢庫經常被盜,每次的數目都不大。他恍然大悟,會不會是庫吏監守自盜呢?想到這,他命令手下隨從對庫吏進行了徹底的搜查,最后在庫吏的頭巾里搜出了一枚銅錢。
張乖崖希望以此為線索查出錢庫被盜的真正兇手,下令將庫吏帶回大堂仔細審問。張乖崖坐在大堂之上,厲聲問道:“你一共從錢庫里偷了多少錢?從實招來。”
庫吏已從剛才的驚慌中回過神來了,知道了問題的嚴重性。他直視著張乖崖,回答道:“我根本沒有另外偷過錢,這是第一次。”縣令看他嘴硬,下令:“打他二十大板。”庫吏哪里受過這種苦,被打得皮開肉綻、怨氣沖天,高聲叫道:“偷了一枚銅錢有什么了不起,你竟然敢行刑逼供。錢庫失盜,大人無能查出真兇,您也只能打打我,出出氣而已。難道大人還殺了我不成?”
張乖崖看到庫吏偷了錢,不僅不認錯,反而竟理直氣壯地頂撞自己,不配合自己查案,氣不打一處來,毫不猶豫地拿起筆,寫下了判決書:“一日一錢,千日千錢,繩鋸木斷,水滴穿石。”庫吏一聽判決書,頓時癱在了地上,再也沒有剛才的神氣勁了。
張乖崖吩咐衙役把庫吏押上刑場,立即斬首示眾。崇陽縣所有的人都由此看到了新縣令懲治盜竊的決心,社會不正之風得到了有效遏制。